高中生厭學怎么開導
董成鑫520
2023.10.19 13:48
490瀏覽
1回答
九斤媽媽
不少高中生都有厭學情緒,有的輕微,有的嚴重,對于他們來說,學習遠遠不如娛樂來的吸引人,而敏感的青少年更容易被外界各種挫折影響封閉自己,拒絕上學、拒絕和同學來往,更加不愿意去學校。高中生厭學怎么開導?
高中生厭學怎么開導?
1、不能代替老師的職能
有一些家長喜歡像學校老師那樣,對孩子教這教那。結果有的知識因父母已教過,孩子在上課時就不聽老師講課,思想開小差,導致不良學習習慣的形成。有的家長用一、二十年前學過的知識來教孩子,結果孩子反而被父母越教越差。所以在一般情況下,父母最好不要代替教師的職能教這教那。提高效的學習策略和技巧。
2、教會孩子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因此,父母應多給孩子一些學習方法上的指導,如介紹各科學習方法,怎樣審題,怎樣思考判斷;介紹一些名人的學習方法。
3、不要布置額外作業
有一些家長認為,關心指導孩子的學習就是在孩子完成作業后,再對孩子布置一些額外的作業,自以為只有這樣才能把孩子的成績搞上去。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結果往住是得不償失。因為,孩子的作業負擔已經較重,如果再加碼,就會引起孩子反感,沖淡孩子學習興趣;同時,過多的占去孩子正當的玩耍時間,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故而這種方法是不足取的。
4、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許多事實證明,凡在學習上確有成就的學生和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緊密相連的。父母在孩子學習中指導的重點應是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將會使孩子終身受益。
一般說來,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四方面:
一是預復習習慣。即先預習后聽課,先復習后做作業;
二是做作業習慣。獨立思考,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三是認真聽課、積極思維習慣。課堂教學是傳授文化知識的主要途徑,上課認真聽講,積極思維是提高學習成績的最佳選擇;
四是不懂就問的習慣。不借裝懂,永遠不懂,滿足于一知半解,難以牢固地掌握知識,如有不懂的問題。應及時向老師、家長、同學請教,直至搞懂。
高中生厭學的原因:
一丶學習基礎差,學習困難。
孩子.學習基礎差,學習困難.,有可能是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方法不得當。我們要從培養孩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入手,培養孩子課前認真預習,上課認真聽講,記筆記,課下獨立完成作業等好習慣,指導孩子科學有效地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樹立學習信心。
二、缺乏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就會積極主動地學習,學習效果也好。相反,如果一個學生沒有學習興趣,就沒有了學習的動力,就會缺少積極性,主動性,學習效果也會很差。所以,我們要和孩子耐心細致的溝通,讓孩子明確學習的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志向,激發孩子學習的欲望和興趣。
三、不適應老師的教學,或是不喜歡某個教師。
我們要耐心和孩子溝通,人無完人,老師是針對全體學生教學,不可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更不可能從我為中心,圍著我們轉。我們要主動適應老師,而不能要求老師適應我們。畢竟我們是要適應社會的,我們不可能要求社會以我們為中心,為我們服務。英國博物學家達爾文說過:"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四、不適應新環境,人際關系不和諧。
有的孩子到了新環境有些不太適應,又缺少知心朋友交流,也會影響學習。我們要鼓勵孩子盡快適應新環境,盡快乖和身邊的同學熟悉起來,主動和老師,同學交流,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困惑,分享快樂,樹立學習的信心!
上一篇:高中生重度厭學怎么辦
下一篇:高中生厭學怎么辦好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