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厭學怎么開導
愷愷麻麻520
2023.12.20 10:40
1152瀏覽
1回答
Mandy是曼曼啊
厭學是指學生主觀上對學校學習失去興趣、厭倦和枯燥無味,并在客觀上表現出明顯的行為。
高中學生厭學嚴重怎么辦?
1、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可結合學生特長。其實特長和學習并不矛盾,很多事實都表明學生有特長對他學習的總體來說是好的,因為他們可以互相影響,因為這個特長,孩子是有興趣的,他們因為自己的特長會經常表揚和鼓勵從學校和家庭,他們的興趣驅動也將潛移默化地轉移到學習上,從而發揮出優點。調查顯示,很多厭學的學生,他們沒有特長。
2、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
很多厭學的學生一般都是因為學習跟不上,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指責和對學生的蔑視。干脆不學,經常逃課,在外面“胡鬧”。因此,老師和家長,尤其是家長,要及時想辦法幫助學生學習,忙碌的工作和有條件的輔導,只有學生學習提高了,才會使他們變得自信,學習的興趣自然就會產生。
3、盡可能減輕學生的心理和學業負擔。
老師和家長常常一廂情愿地給學生施加壓力,但這還不夠。家長還讓孩子在家里熬夜,甚至威脅學生,“考不上你就死在外面吧,別回家了。”當孩子的心理和能力達不到而不能承受時,就會厭學,有的干脆離家出走。因此,教師和家長應盡量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結合中學生教學的心理特點,在玩樂、勞逸結合中進行豐富的教學。
4、幫助學生處理人際關系。
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不好也是學生厭學的一個原因。由于學生來自不同的文化、經濟和功能家庭,他們的性格也有很大差異,有的學生因為性格孤僻,溝通不暢,人際關系自然就很差。如果老師和同學對他們漠不關心,他們會感到更加孤獨和不安,產生不良情緒,甚至厭世。因此,對這些有性格缺陷的學生,伸出愛心之手,關心他們,幫助他們。
5、教師和家長要注意批評的尺度,讓孩子在成功的時候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中學生的承受度遠不及大人,但作為大人、老師,批評學生時,要注意場合和尺度,以鼓勵為主,批評少,責備少。 學生學習的任何進步都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孩子嘗到成功的喜悅,克服學生的厭學情緒。
造成學生厭學的心理原因一般分為三個方面:
第一,孩子現在的承受能力越來越差,抗拒挫折的能力較弱,而家長和社會的期望卻越來越高。孩子寧愿躲在蛋殼里也不愿去上學。
第二,我們目前的教育是基于結果,缺乏綜合衡量孩子的標準。父母對孩子成長的不正確,對孩子的生活能力、責任感、健全的人格教育極為缺乏。家長有一個錯誤的觀念只有在學習中出現問題時,家長才會覺得有問題。
第三,孩子多是因為網絡游戲而厭學。因為孩子的學習生活比較單調,沒有什么快樂的經歷。。
針對這種師生關系緊張的原因,專家指出,作為教師要時刻注意觀察學生的心理,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適當給予鼓勵,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重視。一旦發現學生家庭給孩子壓力過大,應及時與學生家長溝通,做好學生家庭工作,適當給學生減壓。
據調查,90%的家長非常重視孩子智力的開發和培養,卻忽視了孩子良好人格即EQ的培養,以及對學習的熱愛。在我經常接觸到的一些孩子中,有很多小學優秀的孩子,但是到了初中和高中,他們逐漸厭惡學習,任性和自私。這樣的孩子即使能考上碩士、博士,根本不考慮別人,抗拒挫折能力差等性格缺陷,最終會嚴重影響他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另外,學校經常給學生排名,對學生不好的懲罰措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除了應試教育改革,教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更加關注學生的發展。心理和行為。
上一篇:孩子脾氣很大應該怎么辦
下一篇:女孩早戀怎樣教育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