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有厭學情緒怎么開導
徐愛月媽媽
2023.12.20 10:40
1551瀏覽
1回答
小月亮媽咪
網友留言:嚴先生,自己的孩子今年上小學三年級,但是最近總是纏著父母,說自己不想上學了,在家就想玩手機,看電視,也不想寫作業,要么就是跑去外面玩,就是不愿意去學校,父母多次給孩子溝通了,當時答應了,但是過會就又開始鬧情緒了,嚴先生說這么小的孩子該怎么引導呢?
小學生有厭學情緒怎么開導?
第一、家長調整
1、改善親子關系
有人說,每個孩子厭學,背后有一個不負責任的父母,這是有道理的,通常和孩子缺乏有效溝通的父母,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父母不禁要對孩子說三道四。 孩子已經對挫折失敗不知道原因,在受到父母過度言行的刺激后,更加逃避學習。 因此啟發孩子學習厭倦,家長首先要調整自己的心態,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
2、鼓勵認可孩子
不過分溺愛孩子, 多鼓勵孩子,提高他們對挫折的抵抗力。 鼓勵您的孩子克服困難并從中學習,即使是在失敗的情況下,這樣他才能更好地調整自己的狀態和行為,對自己更有信心。
3、多和孩子溝通
與您孩子的老師交談。 了解孩子厭學的情緒,并肯定您孩子所做的努力。 了解孩子的真實內心。 評估孩子的努力在日常生活中實事求是。 當你的孩子在學習上有一點點進步時,給予表揚和鼓勵,鼓勵他保持良好的防線,勞逸結合,這樣他的成績就會越來越好。
第二、孩子調整
主要是家長引導孩子正確評價自己,包括對考驗和挫折的評價,做到不驕不敗。 某個階段的成敗只能代表過去。 重要的是如何總結成功或失敗的經驗,取得新的成功。 引導您的孩子了解他或她想在老師面前重新獲得自尊。 只有努力才能做到。 積極生活,可以改變老師或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小學生有厭學情緒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過分溺愛或者過于嚴格
有很多學生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忽視了教育孩子的責任,讓孩子們失望了。或者將撫養孩子的責任轉移到祖父母身上。老年人愛第三代,往往更注重生活的照顧,缺乏心理、情感的交流。由于照顧太多,過分放縱孩子,這些小學生依賴性強,懶惰思維嚴重。結果,這些學生缺乏責任感和自制力,班級自由松散,獨立性差,不良的生活習慣給學習帶來了影響。久而久之,學習自然跟不上,越是跟不上,越不愿意學習,形成惡性循環。
相反,有的家長要求孩子表現得像大人,甚至毆打或責罵他們。嚴格管教孩子固然重要,但過分嚴格,尤其是粗暴對待,達不到目的,反而會導致逆反心理。
第二、沒有安全感
父母經常吵架或者打鬧,這樣容易讓孩子產生不安全感,焦慮,自然也沒有心情學習。
第三、學習負擔過重
現在有些學校本來作業就很多,回家之后,有的孩子能寫到大半夜都寫不完,有的父母還給孩子額外布置一些家庭作業,導致孩子一回家就是寫作業,沒有玩耍,放松的時候,然后看到作業本就想反感,產生厭煩的心理。
第四、老師無意間的一句批評
有一次我因一道題不會做,老師隨口就是一句:“你怎么像豬一樣笨,”這樣的話特別容易成績孩子內心幼小的心理,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導致孩子產生厭學的情緒。
上一篇:青少年為什么會沉迷于游戲
下一篇:怎么引導厭學的孩子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