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厭學情緒的成因及對策
毅菡寶媽
2023.10.28 15:52
441瀏覽
1回答
鑫欣倆寶
調查研究表明,目前二年級以上小學生大約有45%左右有不同程度的厭學心理,其中有20%左右的學生有較嚴重的厭學心理。厭學是學生消極對待學習活動的行為反應模式,是學生在學習認識上存在偏差,在情感上消極對待學習,在行為上主動遠離學習。
小學生厭學情緒的成因及對策?
一、小學生厭學情緒的成因
1、過分溺愛、放任自流或要求過嚴態度粗暴
有些父母工作繁忙,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責任,對孩子放任自流。或把教養孩子的責任轉移給爺爺奶奶。老人疼愛第三代,過分溺愛孩子,這些小學生的依賴性強,懶惰思想嚴重。導致這些學生缺乏責任心與自制力,上課自由散漫,獨立性較差,把不良的生活習慣帶到學習中來。相反有些家長以成人的尺度要求孩子,甚至非打即罵。對孩子嚴格要求固然重要,但過份地嚴格特別是用粗暴的手段對待孩子,非但達不到目的,反而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2、父母感情不和,缺少家庭溫暖
我們都知道,溫馨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是孩子成長的階梯。在這樣自由、平等、和諧、充滿著愛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往往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望,同時其獨立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都能得到較好的發展。反之,一個充滿“戰爭”氣氛的家庭,只有給孩子帶來焦慮和不安。孩子沒有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心理上有壓力,就容易引起厭學情緒。
3、學生課業負擔過重
小學生的課業壓力主要來自幾個方面:第一,家長對子女的期望過大,教育不得法。第二,作業擠占了學生的課余時間。第三,受以考試成績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影響。
二、小學生厭學情緒的對策
1、不過分溺愛孩子
多鼓勵認可孩子,提高孩子耐挫力。積極鼓勵孩子,勇敢克服困難,即使遇到失敗,也能從中總結經驗教訓,從而對自己的狀態,行為進行更好的調整,讓孩子對自己有更多自信心,從而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2、家長多和孩子溝通,多和孩子的老師溝通
認同孩子的厭學情緒,肯定孩子已有的努力行為。了解孩子真實的內心想法。日常生活中實事求是地評價孩子的努力。當孩子在學習上有了點滴進步時,給予表揚鼓勵,鼓勵孩子保持好的防線,勞逸結合,讓成績變得越來越好。
3、不要給孩子過大壓力
過大壓力也是導致孩子出現厭學的原因之一,特別是家庭父母如果過于焦慮,在學習上過多干涉要求,一不達標就開罵或者開打,而這些都會使孩子不愿意面對而出現厭學。因此要試著接納孩子,不要給他們施加過多壓力,在考試不達標時以擁抱去安慰,會比一味的指責效果更好。
4、幫助積極面對困難
大部分孩子對學習的討厭是因為在學習時感覺到有難度,想回避困難。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共同面對困難,給孩子在生活中經歷一些困難的考驗,讓他們體會戰勝困難的心理,使他們在學習上也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上一篇:小學生出現厭學情緒怎么辦
下一篇:小學生厭學的心理原因及應對策略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