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理溝通與疏導方法
小鬧斧的麻麻
2023.12.02 14:10
409瀏覽
1回答
寶貝彤彤
父母不僅要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還要關注孩子的表現。家長可以通過及時與學校老師溝通,得到孩子在學校的各種表現,比如上課是否專心,與同學的交流是否融洽,了解到孩子學到了什么,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從而更好的對孩子進行引導。
孩子的心理溝通與疏導方法:
1、多陪著孩子出去走走
就此機會走近孩子,拉近與孩子的距離,走進孩子的內心,走進孩子的世界,看看孩子的世界是什么樣的色彩,增進與孩子的親子感情,也許,在一個不經意的場景下,孩子就會改變內心的想法,會一股腦的與我們說個沒完;千萬不要一味訓斥,埋怨,讓孩子看不到希望。
2、榜樣示范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是家長的鏡子,家長的行為都會在孩子身上有折射,家長就是孩子的榜樣,如果家長是熱情而且主動,外向的人,那孩子也會模仿,這就是引領示范,因此,父母要多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榜樣作用都是潛移默化的。
3、學會欣賞孩子
無論孩子有多大,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欣賞,尤其是來自父母的認同,孩子會更有力量做的更好。所以當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時,父母不能直接批評打擊孩子,那會讓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甚至厭惡學習。對于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父母要用合適的方式指出,不要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并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
4、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父母可以讓孩子參與一定的學習競賽,刺激自己的學習欲望,此外,也可以幫助孩子把理論與現實結合起來,讓孩子感受到知識的神奇和力量,或者是給孩子講名人故事樹立榜樣等。總之,父母要想盡一切辦法,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這樣孩子才會有主動學習的動力。
5、跟孩子溝通的時候,要敞開心扉
溝通向來都是雙方的事情,家長不能只讓孩子一直說,家長也要主動跟孩子說。不管是日常生活當中的事情,還是工作當中的事情,家長都可以放心地告訴孩子,哪怕他們聽不懂,他們也會努力地去理解。當家長跟孩子長期進行這種雙向溝通時,孩子就會變得更加善良,喜歡跟別人分享,也愿意在大家的面前表現自己。因此,家長們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一定要保證雙向溝通,這樣才不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在被審問。
6、學會和孩子平等相待
遇到孩子不愿意溝通時,知道父母非常著急,其實我們做家長的也要學會和孩子平等相待,不能老是家長式的作風,要尊重孩子,但不是溺愛孩子。每個問題的發生都有兩面性,做父母的也要思考反思,畢竟社會進步很快,新鮮事物太多,信息量太大,有好有壞,教育引導不到位,隨時可能發生以上問題。
7、教孩子正確的社交認知
當發現孩子過于內向、不愿與人溝通時,家長不要給孩子過大的壓力,要引導孩子正確的認識社交,讓孩子直接面對心里的恐懼,并抓到恐懼的根源,當孩子發現與人交往是愉快的、舒適的,那么漸漸地就不會再恐懼社交。
上一篇:孩子沉迷游戲家長只用一招解決
下一篇:孩子討厭上學恐懼上學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