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么沉迷手機
愛笑的琪琪
2023.11.17 17:12
490瀏覽
1回答
玥寶大寶貝
孩子為什么沉迷手機?
1、孩子缺少陪伴
缺少父母的陪伴,孩子感到孤獨又無處訴求,而手機里豐富的有聲有色的內容信息,沖擊著孩子的視覺和大腦,孩子更容易對此感興趣,沉浸其中而忘掉孤獨、無聊和煩悶。手機成了代替父母陪伴孩子的另一個娛樂伙伴。
2、人際交往的需求
處于學齡年齡階段的孩子,正是與同伴交往的發展期,他們樂于和同伴在一起,在同伴的群體中找存在感。他們通過網絡和同學聯系、分享和進行著內心的對話,這是他們交往的需求和形式。
3、環境的影響
愛玩手機的孩子一般都是受家長的影響,如果父母長期是那種手機不離手的人,小孩子長期潛移默化也會對手機有一種癡迷,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習慣。加上現在孩子生活環境都是在高樓大廈里面,活動的空間比較小,不會像之前一樣那么好玩,會導致孩子愛玩手機。
4、孩子的自控力比較弱
孩子的理性思維一般都還沒完全發育完善,自控力會比較弱,無法自己把握對手機的“收”與“放”,家長如果不加以引導和梳理,很容易導致孩子沉迷于手機,沉迷在網絡的虛擬世界。
孩子沉迷手機怎么辦?
一、跟孩子談心
看孩子沉迷手機,荒廢了學業,很多父母很著急,往往采取激烈的手段來制止,結果可能適得其反,孩子越來越對手機癡迷。
家長想讓孩子戒掉手機,首先可以靜下心來跟孩子好好談談,跟孩子分析利弊,約定好玩手機的規則,不完全強硬的制止玩,規定好玩手機的時間。
二、制定規則,限定使用手機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溝通交流,制定手機使用的規則。規則制定要具體、明確,便于測量,相比“每天玩手機時間不能太長”,“每天玩手機時間不能超過1個小時”就更容易測量。
目標具體、明確,孩子就更容易操作,還可以把規則書面化,張貼在家里顯眼處。假如孩子不遵守約定,大人也要堅持原則,強制關機,孩子為此哭鬧,家長不能妥協,允許孩子情緒的發泄,待孩子情緒穩定后跟孩子好好談一下。
三、讓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
可以在周末或節假日的時候,多帶孩子去參加戶外活動,多接觸大自然,分散孩子對手機的注意力,減少對手機接觸的時間。當孩子養成了習慣,喜歡去跟外界接觸,喜歡上這種親子互動關系之后,慢慢的就會降低對手機的癡迷。
四、建立好獎懲制度
家庭制定使用電子產品的規則后,家長和孩子可以互相監督,都要遵照執行。當父母違反規則時,也要接受懲罰,以樹立孩子的規則意識。當孩子遵守規則時,父母要及時給予鼓勵。適當時候可以用獎勵去激勵孩子遵守規則。
五、家長做好榜樣的力量
如果想讓孩子戒掉愛玩手機的習慣,家長也要多好榜樣的力量,如果父母長期手機不離手,又希望孩子能遠離手機多看書,這是不可能的。人都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果家長在家多看書,多運動,不玩手機,孩子也會慢慢的改掉玩手機的習慣。
孩子沉迷手機有哪些危害?
(1)孩子迷戀手機會影響眼睛健康,容易導致視力下降,大家都知道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對眼睛的損傷非常大,會增加孩子患眼部疾病的風險。
(2)孩子長時間迷戀手機,會給身心造成不良影響,甚至會導致孩子心理畸形,長時間使用手機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3)孩子長時間使用手機會影響到學習成績,會導致孩子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差,從而會受到家長和老師的批評,這樣就會形成惡性循環,會給孩子的生活造成不良影響。
上一篇:小孩愛玩手機不想上學怎么辦
下一篇:女兒16歲談戀愛父母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