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厭學的原因及應對策略
小糖果丫丫
2023.11.10 14:33
606瀏覽
1回答
小耳朵寶寶
整個學習時期的學習難度是逐漸增大的,對于中學生來說,可能是最矛盾的階段,因為這時的孩子年齡還小,可能還沒明白學習的意義,就要承擔學習不好升不到好的學校的風險,他們自然會有些反感,再加上這個階段的孩子正處在青春期,正是年少輕狂的時候,叛逆也會隨之而來,厭學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中學生厭學的原因:
1、學習負擔和壓力過大,現在的中學生,學習壓力和負擔之大是無須諱言的,一個認真的高中生,每天的學習時間不低于12小時,這種壓力和負擔,對于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發育期的高中生來講,確實是不適當的。
2、自己成績跟不上,我想相信每一個孩子在跨進中學大門時,都是懷著無比激動,新奇的心里的,充滿了斗志,想要好好學習,爭取做一個優秀的學生。可是現實是中學課程越來越多,如果小學底子不牢固,孩子的學習熱情慢慢衰退,漸漸就產生厭學情緒。
3、叛逆期來臨,中學生他覺得自己也是個大人了,長輩,老師的話不再具有吸引力,更有甚者他們專門與父母,老師唱反調。如果老師與家長用簡單粗暴的方法去對待他們,會加劇這種親子關系,和師生關系的惡化,最終會影響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4、學習興趣轉移,社會環境外部吸引力大于學校的吸引力。他們容易被一些學校外部的新奇的東西吸引走,很多中學生家長頭疼孩子上網吧和孩子玩手機,因為這些外界誘惑很容易奪走了孩子的學習熱情。
5、家庭教育方式不當,家長過度的嘮叨、責罵、猜疑、嘲諷甚至動之以拳腳或不切實際的加大學習量,使學生有可能產生抵觸情緒進而演化為厭學情緒。
中學生厭學的應對策略:
1、緩解孩子的壓力
降低學習目標,低起點、慢步子、分層次是使不同類型的學生獲得成功的重要途徑,家長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進步,體驗成功的喜悅。父母也要適當地降低自己的期望,不要總是和別人的孩子相比。
2、找到適合孩子的學習方法
當孩子需要提高語文成績時,不妨多買一些繪本故事送給孩子,陪孩子親子共讀;玩玩查字典、成語接龍、組詞、講故事的游戲,也能讓孩子發散思維。當孩子需要提高數學成績時,不妨先跟孩子復習課本知識,再從作業里挑出問題給孩子做,把作業當作輔導工具。
總之,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孩子不對學習喊累。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學習問題,爸爸媽媽應該有針對性地和孩子一起找到適合的方法,陪同孩子一起進步。
3、家長盡量做到“三多”和“三少”
(1)多商量少命令
比如提醒孩子該做作業了,可以這樣說:“到時間了,你是不是該做作業了?”而不要直來直去地說:“別看電視了,快去做作業!”這樣,孩子就會感覺你很尊重他,愿意聽你的話。
(2)多引導少訓斥
家長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會越自尊,越會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更加贏得別人的尊重。當然,具體情況還得具體對待,對于孩子的壞品行、壞習慣等,家長不必要委婉,但也不可采用訓斥的方式,而是要平等而又嚴肅地與他談話,指出其危害性,要求其改正,并訂出一些懲罰措施。
(3)多交朋友少窺探“隱私”
很多孩子都特別反感家長翻看自己的書包,偷看自己的日記。實際上,家長應和孩子交朋友,平時多抽時間和孩子聊聊天,問一問孩子學校的事情,人際關系情況,對一些事物的看法等等。這樣,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尊重和信任,他們也會越來越信任父母,就會把父母當成傾訴對象,而不是保密對象了。
4、激發學習動機
孩子的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習的內在動因,學生們一般都是受到各種各樣的動機驅使下才會產生學習行為。沒有學習動機是不可能產生學習行為的。所以要注意刺激學生的求知欲,強化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提高學生對學習知識價值的認知能力。動機的發展要靠學生的自我發展感、自我效能感和爭取社會地位感來推動。要靠學習的評價、學習的期望和學習的競爭來保證。
5、父母自己在心態上也需要有所調整
父母應該不斷地對孩子表達自己對他的欣賞,不要拿他與其他優秀的孩子比較,只要他相比以前有所進步,都可以給予表揚,哪怕只是很小的一點,都要對孩子表達出來,孩子會從父母的肯定中獲得自信。
上一篇:學生出現厭學情緒的原因及解決方案
下一篇:如何激勵厭學的孩子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