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厭學的原因
小月亮媽咪
2023.11.06 16:49
506瀏覽
1回答
欣欣媽媽
學生中,普遍存在著“想學學不進,想做做不到,想放放不下”的潛意識條件性厭學情緒,他們并不是真的不想學習,而是學習的時候就不由自主,控制不住的煩躁焦慮,分心走神,磨蹭拖拉,自己明知這樣不好,應該好好學習,但就是控制不住。
中學生厭學的原因:
一、要求過低或放縱。
大多數孩子進入學校是以一種新鮮感走進校園的,如果此時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過低,整日忙于自己的事,而忽視了孩子入學后的心理變化,一旦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認為學習太苦而失去了興趣和動力,隨之而來的就是厭學。
二、孩子的自身問題。
孩子心理發育不成熟,孩子雖然智力水平屬于正常,但社會適應能力差,幼稚、缺乏積極的進取精神。自信心缺乏,開始孩子對學習很感興趣,信心十足。但孩子的創造力和與眾不同的行為往往被思想保守、生活刻板、只注意分數的父母所壓抑,所以孩子不僅不能為自己的獨特性、創造性而驕傲,反而會感到自己無能,而自暴自棄。
三、嚴重的家庭問題。
生活在一個經常發生糾紛的家庭,孩子會心事重重,而無力顧及功課。由于安全感喪失,家庭不斷地激烈爭吵和高度緊張氣氛,使焦慮的孩子無法再對學校發生興趣。
四、學習受挫。
學生在升學之前沒有做好相應的心理準備,沿用舊的學習方法、學習經驗應對新知識的學習,就會在開始階段受挫,如果不及時調整就很容易導致學習成績下降甚至一蹶不振。
五、動力不足。
尤其是內動力不足是造成厭學的第三大因素。學習動力不足的造成有兩方面原因。首先一些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沒有給孩子培養學習的內動力。其次,學習中遇到困難或受挫使他們覺得不能達到父母的期待,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進而學習動力隨之減弱。
中學生厭學怎么辦?
一、父母要理性幫助孩子設立學習目標。
父母要隨時監測孩子的學習狀況,幫助孩子設立科學的學習目標。當孩子考試失常時,家長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幫助孩子調整學習狀態,挖掘并分析導致考試失利的主要原因。
二、鼓勵好奇與探索。
喚起學生的好奇心與勇于探索的精神,就會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在指導學生學習時要設法鼓勵和保持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索欲,對學生盡量鼓勵肯定,即使對其不恰當的思想和行為,也應以保護其好奇心為原則。
三、利用興趣遷移來激發學生的內在動機。
學生若對學習以外的其他活動有強烈的內在動機,那么就可以采取把這種活動與學習聯系起來的方式使其產生對學習的內在動機。
上一篇:不想上學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孩子放學回家不寫作業有什么辦法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