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厭學心理原因及應對策略
2023.12.31 07:57
282瀏覽
厭學是一種常見的現象,最大原因是跟家庭、社會環境有關,其次是跟老師的教學和管理也有關系。在解決孩子厭學的問題上,家長應該先找到孩子厭學的根本原因,才能對癥下藥。
小學生厭學心理原因:
1、社會壓力
目前大家競爭力強,孩子們的同齡人之間競爭也非常強烈,包括社會上對孩子的學業要求、學歷要求等,導致孩子為了未來和將來就會不斷去拼搏和付出,所以在努力當中孩子會出現情緒相關問題。
2、家庭問題
現在所有家庭當中,父母都對孩子有很大期許,也希望自己孩子成龍成鳳,做出一番大作為。很多孩子為了完成父母期望,包括對自己高要求、對同齡人之間競爭等,都會導致孩子出現壓力之后的情緒問題。
所謂“厭學”,是指“厭煩學習”、“不愿意學習”。厭學是小學生常見的一種心理障礙。眼下,小學生厭學的問題讓家長頗為頭疼。
小學生厭學的心理原因及應對策略?
一、小學生厭學的心理原因
1、學習環境不友好,懼怕上學校。孩子性格內向校園朋友少有明顯孤獨感,與同學發生矛盾或受到老師批評,易產生膽怯心理懼怕上學。
2、偷懶貪玩。偶然因病不能上學,得到了家長百般呵護,于是編織理由偷懶逃學。
3、學習能力不足缺乏自信。孩子有特殊的學習技能障礙,比如閱讀困難、理解能力差,導致學習成績差失去了自信心,對學習無興趣。
厭學會直接導致孩子的學習成績下滑,嚴重的話還會讓孩子染上很多不良習慣,成為危害社會的“不穩定因子”。而改變這種狀況,不能只靠孩子,更多的要靠家長,家長對孩子的引導是很重要的,那么學生厭學心理原因及應對策略有哪些呢?
學生厭學心理原因及應對策略?
1、家長過分重視分數,讓孩子認為父母只在乎學習成績。
有很多的家長,拿到成績單后,不去找孩子學習不好到底問題出在哪里,就給孩子貼上“笨”“不好好學”等標簽,不僅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而且會讓孩子自我設限,認為自己“天生就笨”“不可能考好”,破罐子破摔,把考不好當做理所應當的事情,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好孩子是鼓勵出來的,孩子小的時候,沒有自己判斷的標準對自我的認知都是從周圍環境中比較和接收來的,因此家長對他的鼓勵至關重要,即使孩子一開始學習成績不理想,只要你相信他,肯定他付出的一點一滴的努力,孩子也會相信自己,不斷嘗試,挑戰自我,就會不斷的成長。
2、老師對孩子的忽視與不關注,往往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和學習的興趣。
整個學習時期的學習難度是逐漸增大的,對于中學生來說,可能是最矛盾的階段,因為這時的孩子年齡還小,可能還沒明白學習的意義,就要承擔學習不好升不到好的學校的風險,他們自然會有些反感,再加上這個階段的孩子正處在青春期,正是年少輕狂的時候,叛逆也會隨之而來,厭學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中學生厭學的原因:
1、學習負擔和壓力過大,現在的中學生,學習壓力和負擔之大是無須諱言的,一個認真的高中生,每天的學習時間不低于12小時,這種壓力和負擔,對于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發育期的高中生來講,確實是不適當的。
2、自己成績跟不上,我想相信每一個孩子在跨進中學大門時,都是懷著無比激動,新奇的心里的,充滿了斗志,想要好好學習,爭取做一個優秀的學生。可是現實是中學課程越來越多,如果小學底子不牢固,孩子的學習熱情慢慢衰退,漸漸就產生厭學情緒。
3、叛逆期來臨,中學生他覺得自己也是個大人了,長輩,老師的話不再具有吸引力,更有甚者他們專門與父母,老師唱反調。如果老師與家長用簡單粗暴的方法去對待他們,會加劇這種親子關系,和師生關系的惡化,最終會影響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4、學習興趣轉移,社會環境外部吸引力大于學校的吸引力。他們容易被一些學校外部的新奇的東西吸引走,很多中學生家長頭疼孩子上網吧和孩子玩手機,因為這些外界誘惑很容易奪走了孩子的學習熱情。
學生會厭學可能是孩子處于某個特殊的時期,比如青春期,孩子的思想是不受控制的,并且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或誘惑,讓孩子偏離學習的軌道;還有可能是學習對孩子的打壓太重了,讓孩子深深的對學習產生厭惡感;還有可能是孩子在學校的人際關系沒有處理好,影響了上學的心情,導致厭學。
學生厭學的原因:
1、逆反心理
當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或下降時,很多父母都會下意識批評、嘮叨孩子:為什么就你學習不好?你看看某某家的孩子?好好學習我說了多少遍了?一次兩次還行,次數多了,孩子就產生了逆反心理:你非要我好好學,那我偏不學。
2、完全沒興趣,就是不喜歡
一個寶寶從出生之后,其實就是有學習的興趣的,在成長發育過程中,孩子的每一項技能都是通過探索學習而獲得的,但由于父母的種種做法,影響并阻礙了孩子學習的本能。最后孩子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沒興趣就會不認真學,不學導致成績差,成績不好更沒興趣,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現在中小學生形成厭學心理已經不罕見了,那么,為什么那么小的孩子會出現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呢?那還要從多方面說起,孩子自身和家長是最躲不掉關系的,孩子自身沒有做好學生該做的是一種失職,家長作為教育者,沒有教導好孩子也是失職。
中小學生厭學心理形成的原因:
1、家長期望太高
有些青少年可能本身并沒有厭學心理,但是因為父母對于孩子的期望太高,往往只看重孩子的分數,而不在乎孩子在學習上是否進步。一旦考試成績不理想就會習慣性的打罵孩子,長此以往就會導致他們對學習產生一種抵觸心理。
2、壓力過大
有些青少年出現厭學行為,也有可能是學習壓力過大所造成的。目前國家還是遵循的應試教育,上課期間需要做各種考試試卷,而放學之后也會有做不完的功課。長時間的學習之后就會導致孩子的心理壓力過大,久而久之就會產生一種厭學心理。
面對孩子厭學的應對策略,解決方法是可以通過尋找學習動機、改變學習方法、尋找學習資源等方式來解決。首先我們先讓孩子靜下心來休息幾天,帶他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和社會,讓他看看工地的人和辛苦的工人,他們因為沒有學歷,導致今天的變化,后面他會自我反思。總之,要想成功地克服厭學情緒,可以從多個方面入手,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尋求幫助
厭學的應對策略主要有:
1、多給孩子理解與鼓勵。
2、引導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多與老師、同學交流討論,培養學習興趣。
3、幫孩子建立信心,體會到自己的存在價值。
4、循序漸進地幫孩子建立學習興趣。
上一篇:如何勸導孩子早戀
下一篇:十二三歲的孩子叛逆的表現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