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的真正原因
小小家伙真可愛
2023.10.30 16:48
451瀏覽
1回答
九斤媽媽
如果孩子學校的學業負擔過重,孩子在考試時屢屢受挫,或者是老師單調枯燥的教學方法,以及不和諧的師生關系等,都會導致孩子出現厭學情緒。
孩子厭學的真正原因?
1、學習本身的局限性
學習是一系列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這個過程需要付出很大的心智努力。而這種需要心智努力的事情,都伴隨高度的精神緊張,久而久之必然會產生心理疲倦感。同時,學習也是一個長時間的周期,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
無論進行什么性質的工作,時間長了,都會多多少少的令人產生厭倦情緒,學生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持續努力學習十幾年,甚至更長。所以,學習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就使學生產生心理疲倦,從而導致厭學。
2、來自各個方面的消極評價
學習是一項艱苦的勞動,在學習過程中需一要不斷鼓勵和被肯定,尤其是中學生還處在心理發展的不成熟階段,更需要來自各個方面的積極評價,而在實際生活中,他們得到的少之又少,而消極的評價,正是造成學生厭學的不容忽視的原因。
3、對學校感到害怕
孩子不愿上學大部分是對學校不了解,特別是看到其他孩子上學,在學校門口哭鬧,對孩子幼小的心靈是一種刺激,埋下了恐怖的陰影,所以在孩子準備上學的階段,不要讓孩子覺得學校恐怖,慢慢的灌輸,上學的優勢和誘惑力。
4、孩子過于靦腆
孩子的本性都是很開朗,陽光的,但有些膽小的孩子比較靦腆,害羞見到陌生人,不敢接受外界的新鮮事物,這一般都是孩子的安全感不夠的表現,家長要盡量的創造環境,有目的性的培養,孩子大膽陽光的個性,多多的鼓勵孩子,樹立孩子的自信。
5、對父母過于依賴
孩子的依賴心理都是比較強的,所以這也是孩子的本性,害怕到學校見不到爸爸媽媽了,會沒有安全感。這樣的孩子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培養孩子獨立的一面,但是要注意節奏,不能進度太快。
6、對于未來的焦慮
孩子的內心世界大人永遠不懂,但是不懂可以慢慢的去分享孩子的內心,孩子往往考慮的事情不是我們大人能理解的,所以不愿上學,可能是孩子考慮的比較多,比如學習成績,和老師同學的交流等,這都是孩子幼小心靈一種考驗,家長一定要留意孩子的畏懼和焦慮,開導好孩子面臨的一些不安因素。
7、自我否認
孩子在學習上,屢屢受挫或者自我信心不夠,經常否決自己,特別是在成績,達不到自己想要的高度時,會過度焦慮,從而產生學習沒有用,怎樣學習,都達不到目標的心理,也就會出現厭學情緒。
上一篇:初中厭學孩子怎么心理疏導
下一篇:高二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解決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