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厭學情緒
小糖果丫丫
2023.10.28 16:31
481瀏覽
1回答
簡單小蝸牛
孩子厭學、不想讀書、甚至為了不去上學對家長撒謊,逃課逃學,有的還會產生退學的想法。一些家長第一反應就是去責罵甚至打孩子,這種錯誤的方式很容易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厭學情緒?
1、為孩子創建能發揮特長的舞臺。
不只是學習成績,家長們也可以多關注孩子的其他長處,并鼓勵孩子去發揮特長,例如多鼓勵孩子參加“校園演唱會”,“朗誦會”、“體育競賽”等一系列課外活動,充分調動孩子積極主動的心態,讓孩子保持熱情高漲,自然就會逐步消除厭學情緒,也會慢慢喜歡上學習。
2、創建一個寬松舒適的家庭環境。
可以針對自家孩子的學習興趣和習慣,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份科學合理、有針對性的學習作息時間表。減少對孩子的嘮叨,培養孩子自發學習的能力,這樣孩子就會逐漸把學習和生活融為一體,也就不會再討厭學習。
3、不要再拿孩子作比較。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經常拿孩子和別人家成績好的孩子作比較,只要孩子學習稍有退步,就會說‘別人家的孩子又考了高分,你怎么又退步……’這樣的話。孩子如果退步,我們應該給予鼓勵;如果進步,我們更應該明確表示贊賞,這樣孩子才不會對學習感到厭惡和恐懼。
4、多和孩子進行情感交流。
可以多和孩子交流他感興趣的事,如果孩子喜歡足球,就和孩子聊聊最近的足球比賽;孩子喜歡看電視劇,就聊一聊觀后感,和孩子一起進入學習狀態,多鼓勵多溝通,給予積極的心理暗示,比如告訴孩子,開學了就可以和學校里的同學一起玩,還能得到老師的夸贊,讓他們對學校有所憧憬。
5、和學校老師密切溝通。
多關注孩子在學校時的狀態,看孩子有沒有在學校受到老師的批評。如果有的話,家長可以用一些夸贊的話引導孩子理解老師、重新對學習產生興趣,及時解決掉會讓孩子產生厭學情緒的隱患。
孩子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有哪些?
1、家庭教育方式出現問題。
有些家長過于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時常因為成績問題責罰孩子,使孩子對學習生產畏懼心理和厭煩情緒。還有家長因為忙于工作,對孩子的成長關心不夠,照顧不到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無法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愉悅,也會產生厭學心理。
2、師生關系出現問題。
孩子和老師的相處是否融洽,也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學習興趣。比如,老師的鼓勵、欣賞和引導會讓一個普通的孩子變得優秀,但如果老師經常對孩子的缺點、錯誤進行挑剔、諷刺甚至貶損,對孩子的行為不信任或過分要求孩子,孩子就會失去自信心,并以討厭學習來與老師對抗。
3、父母對孩子保護過度。
有些父母恨不得事事都幫孩子做好,讓孩子失去很多鍛煉機會。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喪失自信心,而缺乏自信的孩子不僅無法保護自己,也很難在班級生活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就會產生害怕上學、厭惡學習的心理。
上一篇:12歲小孩厭學怎么辦
下一篇:16歲孩子不想上學怎么開導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