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不合群五妙招巧解決
寶貝彤彤
2023.10.26 18:14
1058瀏覽
1回答
家有倆寶
其實,孩子們合群不合群不是天生的。如果孩子害羞,需要爸媽為孩子打開一扇門——創造交朋友的機會。孩子們見到了交友的機會,他們自然會行動起來,朋友也會越來越多。那么,青春期的孩子不合群有哪些好的辦法可以解決呢?
青春期的孩子不合群五妙招巧解決:
合群絕招一:給孩子交朋友的機會
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學齡前兒童是和爺爺奶奶或者爸爸媽媽一起度過的,如果家長占用孩子太多的時間,那么孩子交朋友的時間會減少。所以父母要大度些,把孩子的寶貴時間奉獻給孩子們的朋友。一般來說,隔壁鄰居,游樂場,動物園都會有好多小朋友,這個時候爸媽就該放寬時間,讓孩子多和同伴相處。
合群妙招二:社團活動很重要
可以多帶孩子參加社會團體的活動。現在社會上有許多公益組織,常常會通過微博和親子論壇發起各種有意義的免費活動,而參加活動的人多半也屬于“情投意合”。所以,當家長發現某個活動和孩子的興趣相吻合的時候,就帶孩子去參加。這樣,不管是參觀博物館還是植樹,孩子都能在玩中學到知識和認識年齡不一的朋友。
合群妙招三:多帶孩子外出
如果爸媽經常把孩子關在家里,這樣孩子們在閉塞的地方就會產生拒絕交朋友的想法。所以平時爸媽要記得帶寶寶多出去轉轉,讓寶貝們多接觸同齡的孩子,因為同齡的孩子之間才會共同語言,他們在一起玩耍的過程中也會慢慢建立友誼。
合群妙招四:避免過量的“電子產品”
如今各類電子產品的推陳出新會帶給孩子一定的新鮮感,孩子們喜歡鮮艷生動的色彩和人物形象,你會發現孩子非常喜歡用手機或者ipad玩游戲、看動畫片。長此以往孩子們缺乏和同齡人之間溝通、缺少運動,也會影響語言能力的發展,不利于身心的健康發展。所以家長們要合理利用“電子產品”,應該與孩子制定相應的玩耍時間和頻率,讓他們有時間與同伴交往,在游戲中體驗成長的樂趣。
合群妙招五:良好的行為準則
孩子的語言和思維正處在活躍發展的時期,對一切事物、一切行為事件都感到新鮮好奇。父母可以引導孩子觀察和模仿他人合作、互助等好的社會行為。孩子會通過他們的觀察,了解到哪些行為是符合社會期望,會受到贊揚和鼓勵的;哪些行為是不被喜歡,可能會受到批評和指責的。在這樣的生活實踐中,孩子會逐漸學習、推理,形成自己內在的行為規則和道德約束。
當孩子的身邊出現一些孩子有“不好”的行為。家長可以鼓勵孩子用自己正面的言行影響同伴,這樣不僅對同伴的行為有所影響,也為孩子提供了一次明辨是非、抵御不良影響的機會。孩子會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規范自己的言行,明確并遵守自己的準則,同時也可增強孩子在同伴中的影響力和自信心。
上一篇:初二孩子在學校不合群
下一篇:孩子膽小不合群應該怎么引導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