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小小馨欣兒吖
2023.10.20 09:11
522瀏覽
1回答
櫻花雨888
很多熊孩子不聽管教、不按照家長的指令去做事,遇到事情時也是我行我素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處理,這些都是因為缺乏規則意識造成的。缺少規則意識的孩子,除了會做事比較沒有章法之外,還會比較容易缺乏同情心,很難學會關心別人。所以,從小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也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那要怎么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呢?
怎么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孩子規則的培養,首先是培養孩子的話語權。常言,病從口入,禍從口出。0~6歲期間是孩子語言天賦最好的時段,是孩子良好語言習慣培養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做家長的首先要培養孩子,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要培養孩子口齒伶俐,善于表達,學會用對的語言描述對的事情尤為重要。
孩子規則的過程中需要安全感。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孩子守規則,安全觀最重要。要讓孩子長大以后保護他人,首先要使孩子學會保護自己。要讓孩子明辨是非,認識真善美,識別假惡丑。
孩子規則的培養過程中,要給孩子獨立的生活權。規則里有生活,生活中有規則。要讓孩子守秩序,懂規則,就必須要讓孩子學會生存,學會生活。要讓孩子從小學會愛勞動會做事,絕不能在家庭生活條件優越的今天,讓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樣,我們的孩子將后就會沒出息。
切記,當家長的不能包辦孩子的事,而是要讓孩子學會獨立做事,做正確的事。
孩子規則的培養過程中同樣需要選擇權。這一選擇習慣的培養,不是縱容孩子,不是溺愛孩子,不是答應滿足孩子所有的要求。而是要從孩子的成長規律出發,從孩子的現實需求出發,教孩子知文明、懂禮儀,教孩子敬長輩孝親人。讓孩子懂取舍,會判斷。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該要?什么不該要?
孩子規則的培養過程中需要交往權。做家長的不能自私,不能把自己的孩子封閉在籠子里,不能把自己的孩子關在溫室里。要讓孩子經風雨、見世面、開眼界。因為,人是在不斷的交往活動中認識自己,豁達自己,判斷自己,發展自己,豐富自己。
人在交往中才能不斷克服自私,學會分享,學會大度,學會從容,學會冷靜,學會理智。
孩子規則的培養過程中需要時間權。家長老不能把孩子別在自己的褲腰帶上,老師總不能把孩子關在教室里。要引領孩子從教室走向操場,引領孩子從教室走進實驗室、閱覽室。
引領孩子從家庭走向社會,引領孩子從學校走向自然,讓孩子在感知中知道一寸光陰一寸金,做惜時、守時的好孩子。孩子惜時守時,就會讓孩子明確責任,學會擔當。
孩子規則的培養過程中需要自主的學習權。這一學習過程不光是單純的文化知識,書本知識的學習。而是涵蓋了孩子語言表達,安全意識,文明習慣,生活習慣,交往活動,時間觀念,親情行為,選擇權利等各方面的綜合學習活動。學習是為了成長,成長是為了進步。
孩子規則的培養過程中需要親情權。孩子的出生,做家長的不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也不能把孩子的教育交給長輩,更不能把孩子的教育依靠學校。
血濃于水,做家長的首先要學會陪伴孩子,讓孩子在陪伴中學會愛,懂得愛。有了愛心的孩子,無論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他都會有陽光的心態,有向上的人格。他一定會是讓大家放心、喜歡、認可的孩子。
上一篇:成年兒子不聽話敗家怎么辦
下一篇:成年兒子不聽話不爭氣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