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有規則意識怎么辦
叮當小可愛lv
2023.10.13 18:19
565瀏覽
1回答
小月亮媽咪
一些孩子沒有規則意識,別的孩子不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里,都能守規矩,有的孩子就不行,你讓他往東,他往西,就是不按照規則做事,但其實孩子不是天生就有規則意識的,好孩子是教出來的,那么,孩子沒有規則意識怎么辦呢?
孩子沒有規則意識怎么辦
1、培養規則界線
規則需要態度、主題、理解,同樣也需要規則界線作為警覺,每一個人、包括孩子都不可能永遠保持規則的遵守,反而是一次的違反就會進入上癮模式。
想要孩子把規則當成日常習慣去自然形成,家長也要起到及時提醒的作用、在孩子違反或者即將違反規則的時候及時喊停。
2、培養規則理解
一個有規則意識的孩子一定是理解規則,培養孩子的規則了解家長可具體點透,比如孩子跑得太快,我們可以假裝地給孩子演示一遍跑快摔跤的畫面,通過實際演練告訴孩子“瞧,這就是為什么不要你跑得太快、要注意危險了”!
3、培養規則主題
幫助孩子培養規則意識、一定要通過自然形成的習慣去啟蒙,比如一個習慣、一個主題只有一個習慣即可。
如果此刻我們是幫助孩子培養寫作業的規則,那么只要從大方面去制定規則“該寫作業的時候不要去玩兒”,其它寫作業時不要玩橡皮擦、寫字不要潦草、也不要讀書的嗡嗡細節就不要提出來。
這是因為規則太細、太多反而會引起孩子厭煩,抓住緊要的規則去培養才容易養成每日習慣的自然形成。
了解孩子的規則意識
說到規則你會想到什么?是每天按時睡覺?上課不亂動不要亂跑?還是紅燈停綠燈行?這些都是規則,那么什么是規則意識呢?
在心理學領域,規則意識是指發自內心將某些規則當作行為準則。比如站在路口,我們都知道紅燈停綠燈行這項交通規則,理解對我們安全的意義,同時也愿意去做。
從這個角度出發,爸爸媽媽才能更明確,我們到底要培養孩子什么樣的“規則意識”,不是因為爸爸媽媽會生氣而收拾玩具,也不是因為老師可能會懲罰而不說不動,我們應該給孩子培養的“規則意識”是真正理解后的遵守。
舉個簡單的例子,孔子說“君子慎獨”,如果我們規定飯前不能吃糖,當家長或老師在場,想必很多孩子都能控制住自己,但是老師家長不在的時候呢?可能小朋友們就很難做到了。
因此規則意識的培養,是很長的過程,那些課上不怎么安分的孩子,也未必是真的比別人規則意識更差,也或許是不太畏懼老師的權威,或者更有自己的想法。
上一篇:孩子叛逆期怎么管教最合適女孩
下一篇:孩子叛逆期怎么管教最合適男孩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