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任性怎么辦這種方法一次教好
鑫欣倆寶
2023.10.13 07:21
447瀏覽
1回答
徐愛月媽媽
孩子在剛出生是一張白紙,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各種問題也接踵而至,最讓人不能夠忍受的就是孩子的任性,那么孩子為什么會如此任性呢?家長該采取何種教育方式?
孩子任性怎么辦:
1.任性,哭鬧,家庭教育當孩子任性時,有的家長大聲訓斥、恐嚇,甚至打罵,這不僅無益于問題的解決,還有可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進一步用任性的行為來與家長抗爭。家長可以用“負強化”的方法,即以不予理睬的方法來對待孩子的任性。
2.在情緒上表示理解,但在行為上要堅持對他的約束如吃飯的時候,孩子忽然想起愛吃的菜今天沒有,就生氣地拒絕吃飯。即使冰箱里有原料,母親也不應該遷就孩子給他做,應明確表示飯菜準備好了,就不應該隨便更換。如果孩子繼續鬧,可以讓他餓一頓,等他感到饑餓時,自然會找食物吃。
3.有些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就糾纏不休,這時,家長可以暫時不去理他,讓他感到哭鬧的方法是無效的,他就會停止。事后可以與他坦誠地交流,讓他說明原因。在這時再進行說服教育工作。這種方法對于理智水平較差的家長可能難于做到。
4.當孩子出現任性行為時,家長可以用電影、電視或圖書故事中的典型人物的具體形象、具體情節和行為活動給孩子看或講給孩子聽,使他從中受到暗示,得到啟發和教育。
5.對待孩子的要求不能“先抑后揚”。“先抑后揚”的做法會讓孩子認為父母好“欺負”,從而無理要求越來越多,“級別”越來越高,一旦父母不能滿足他的要求,他就會產生偏激心理,造成意想不到的惡果。因此,拒絕孩子,一定要從一而終。
6.父母對孩子說“不”之后,要耐心向孩子解釋拒絕的理由,讓他明白“不行”的道理。拒絕孩子而不給他被拒絕的理由,會讓他覺得受了委屈,甚至產生焦慮、恐懼、煩躁不安和悲憤絕望的心理。雖然這種解釋孩子不一定聽得懂,但是至少能讓他明白:父母拒絕他是有理由的。
7.父母可以先退一步。比如孩子想要一個不能給他的東西時,媽媽可以這樣說:“這是媽媽的,媽媽現在不用,可以給你玩一下,不過明天你就得還給媽媽。”然后以退為進——第二天提醒孩子:“寶寶,把東西還給媽媽,以后想要的時候再跟媽媽說。”
8.對孩子講道理要深入淺出,可以舉一些孩子身邊的事情做例子,使道理容易為他們理解和接受。每當孩子和家長出現“頂牛”的現象時,家長可用講故事、講笑話的方法來緩和矛盾,并借故事去觸及孩子的心靈。童話是對兒童進行說理教育的有效方法,要有選擇、有針對性地給孩子講童話故事,并叫他們聽完后談談體會,“對號入座”,改正不良習慣。
上一篇:孩子三年級了不好好學怎么辦
下一篇:孩子情緒化該如何引導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