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情緒嚴重怎么辦
家有倆寶
2023.10.06 16:33
550瀏覽
1回答
小青橘麻麻
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學業有成,竭盡全力地滿足孩子的種種需求。但大多數的孩子卻不怎么領情,不愛讀書求進步,只愛看電視和玩游戲。父母要知道,孩子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無法靜心讀書,這是相當正常的現象。因為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再加上孩子本身的自制力就不如大人,所以更容易被新鮮、好玩的事物所吸引,流連忘返。那么,孩子厭學情緒嚴重怎么辦呢?
孩子厭學情緒嚴重怎么辦:
第一,把關口前移,越早越好。厭學并非偶然,年齡的增大是一個重要原因,不能等到孩子長大了再想到梳理和引導。這個可以關口前移到0~3歲,不是讓孩子從這個年齡讀書學習,而是培養孩子翻書的手腕力量、摸書的手感和聞到紙墨的香味,3~6歲可以強化,小學一年級著力培養孩子學習的習慣。
第二,用興趣引導,越多越好。學習習慣需要用興趣引導,從幼兒園開始注重孩子一專多能的興趣愛好,家長不要奢求成名成家,而要關注孩子產生興趣的過程,重要的是把孩子從沒有興趣到產生興趣的艱辛歷程記錄下來,讓孩子在進步的快樂中回味進步的體驗,繼而在感性上加深對學習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抓過程管理,越柔越好。孩子從上一年級開始加強學習管理可以說家長們絕大多數都很重視,但由于方法不同,結果也大相徑庭。有的家長方法生硬,一副柔不足剛有余的姿態,孩子反感內心抵觸,學習疲于應付,越來越討厭學習;有的卻家長把孩子當兄弟、當姐妹、當朋友、當老師,孩子發自內心地和父母建立了學習共同體,這樣形成的好學能量越來越強,擋也擋不住。
第四,無論讓孩子學什么、做什么,父母都要創造條件讓他們獲得成功,同時給予肯定和鼓勵,進一步滿足他們的成就感,切不可提出過分要求,使他們屢遭挫折。雖然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挫折可以磨練意志,培養不屈不撓的精神,但孩子的感情畢竟是脆弱的,即使熱情再高,屢次受挫也會漸漸消沉下去。
第五,實際上,現在的家庭教育,大都為“分數教育”。父母對待孩子的分數帶有明顯的情緒變化:成績好,父母就樂開了花;成績差,父母就冷眼相對。這讓孩子感到父母關心的不是自己,而是成績,從而影響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失去學習的目標,甚至會在父母這種潛意識的影響下變得功利、自私、不誠實。學習的意義被扭曲成了以分數為導向,這是導致孩子厭學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六,父母要關心和了解自家孩子的情況,提出合理目標,切勿要求過高。如果目標和期望過高,孩子就算努力了也達不到,只能給孩子帶來一次次失敗的打擊,使孩子產生一次比一次更大的精神壓力和自卑心理,用不了多久,孩子就會失去學習的動力。如果目標和期望在合理范圍內,就能使孩子在一次次的成功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產生進一步學習的動力。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