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2023.10.23 08:03
444瀏覽
孩子不怕挫折的性格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逆商。全稱逆境商數,一般被譯為挫折商或逆境商。它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逆商和智商、情商一樣重要。
逆商高的孩子能很快的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從挫折中重新站起來。沒有誰能打敗他們,除了他們自己以外。而逆商低的孩子遇到一點挫折就驚慌失措,奪路而逃。那作為家長應該怎么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呢?
怎么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一、父母不要對孩子遇到的挫折過于緊張。
孩子在剛學走路時容易跌倒,父母不要過于緊張,害怕孩子摔痛了,馬上就把孩子扶起來??梢韵瓤纯春⒆拥那闆r如何。一般來說,孩子在學走路時即使摔跤也不會摔得很嚴重。
如果并不嚴重,父母可以走到孩子的身邊關切的問問孩子怎樣了,并鼓勵孩子自己爬起來。父母的態度會影響孩子。如果父母保持輕松的態度去對待孩子的失敗,并告訴孩子沒有關系,孩子自己也會認為摔一跤沒什么大不了,他們會慢慢變得堅強起來。
孩子的學習應該把理解能力當做核心來培養,因為這種能力不僅關乎孩子當下的學習和考試,對他的一生都會有影響。說起來,孩子就是孩子,肯定是喜歡玩、喜歡放松,那么家長就需要帶領孩子在玩和放松中提高理解能力。
怎么培養孩子的理解能力?
1、讓孩子多實踐
“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親口嘗嘗”,父母想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那么,可以鼓勵孩子從生活實踐中開始。平時,父母可以多為孩子創造一些感受和體驗的環境條件,讓孩子的知識和經驗都慢慢地積累,這樣,孩子的理解能力,也會隨著經驗的地多,而慢慢地提高了。
2、讓孩子多積累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父母平時也要注意引導孩子,讓他多積累一些知識和經驗,并想辦法開闊孩子的眼界,以便提高他的理解能力。父母平時可以鼓勵孩子多閱讀;孩子閱讀的時候,鼓勵他多思考。
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抗壓能力的培養也顯得愈發的重要。那么,怎么培養孩子抗壓能力?
怎么培養孩子抗壓能力
1、樹立獨立意識,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經過研究表明,缺乏獨立意識,缺乏戰勝困難的信心、勇氣和能力是心理抗壓能力差的根源所在。因此,作為父母,應盡量讓孩子個人決定和處理個人的事。只要不是壞事,只要孩子能夠做到,就讓他們自己拿主意,自己去做。培養良好的自主動手的好習慣,不要萬事都靠父母。
2、表揚不能太過度
許多孩子是在充滿贊揚的環境中長大的,即使孩子做了一件該做的事,周圍的人也總贊不絕口;孩子犯了錯誤,家長往往會因出于疼愛而護短。這會使孩子處處以自我為中心,任性、虛榮,常常因一些小事而吵鬧。這樣的孩子當然無法經得住人生道路的上困難與挫折。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各種挫折與打擊,如果孩子的抗壓能力差的話,可能無法到達更大的舞臺。那么,怎么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
怎么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
1、父母為孩子樹立榜樣
父母在遇到困難時,能夠理智靈活地解決問題、克服困難的話,那么耳濡目染的孩子會相信自己將來遇上困難時也能從容面對。
2、孩子獲得鼓勵和支持
當父母對孩子說“你一定可以做到”時,孩子會感到有人在支持自己,也能鼓起干勁繼續努力。很多時候,小小一句話就是自信心的源泉,能促進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孩子總是輸不起,挫折容忍度低,是每個家長不希望看到的現象。比如孩子在玩疊杯子時,杯子沒成為很高的金字塔前就倒了,有些孩子會逃避問題而玩其他的玩具,有些孩子會選擇對自己發脾氣,甚至有些孩子會把桌子上的杯子一股腦推到地上以表現生氣。下面跟各位家長分享一下培養孩子承受挫折能力的方法。
怎樣培養孩子承受挫折能力
1.客觀地說出孩子的感受
正像上面的例子,當孩子受挫而表現生氣時,通常媽媽會對孩子說:“哎呀,沒關系的,你再弄一次不就好了嘛。這也需要生氣嘛?來,媽媽跟你一起弄?!贝煺鄹惺呛苤饔^的,每個人對挫折和失敗的自身體會都是不一樣的,這也包括了孩子。
當大人覺得沒什么大不了的時候,孩子也許正感到這是一件對自己而言很大的事情。孩子在受挫后,需要的是成年人理解他受挫的心情,也就是咱們說的同理心。孩子的挫折感不會因為大人說沒什么大不了的,就會消失和減輕。
設想你生病的時候就想吃一碗清湯面,但是你媽媽給你煮了一碗紅燒牛肉面。雖然紅燒牛肉面聽起來更好吃,但那是你當下想吃的嘛?成年人用同理心的表達方式表現接納孩子的情緒,向孩子傳遞:“媽媽懂你的心情。”的訊息正是孩子需要的。
孩子的性格出現了問題,首要責任肯定是父母無疑,因為孩子是模仿著身邊人成長起來的,而最主要的模仿對象正是離他最近的人,那就是爸爸媽媽。因此作為父母,一定要先正視自身的問題,努力改觀自己的言行作為,給孩子起到一個正面積極的影響和引導,才能逐步改善孩子的性格問題。那怎么培養孩子社交能力呢?
怎么培養孩子社交能力
其實孩子社交能力不強還是有很多原因的,家長應該弄清楚自己的孩子為什么不愿意跟同齡孩子社交,是不愿別人靠近,還是拒絕與人溝通,或是傾向于聆聽不愿表達自身的想法,再或是表達能力較弱無法與人順暢交流?這每一種情況所暴露出的問題,以及最適合的改善方法都不一樣。
若僅單論培養孩子合群,希望他能主動融入集體,那就是一種生活態度的灌輸了:
第一:言傳不如身教,說的力量永遠比不上做。
孩子是無時無刻不在觀察周圍的,講道理他不一定聽得懂,但擺在他眼前的作為他一定看得到。父母既然意識到了自身的問題就一定要有改變,孩子看到了才會跟著父母轉變。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從古至今人人都在教育我們要有抗挫折能力,只有經歷過挫折的洗禮,孩子在面對挫折的時候才不會慌張,才會坦然面對。那么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1.父母要做好榜樣的作用
正確的做法是,在孩子遭遇挫折時,父母在情緒上需要能夠跳脫出來,以平和的心態對待孩子一時的失利或不順,傾聽孩子失敗的痛苦,耐心陪伴和鼓勵孩子,這樣孩子才能感到,一時的挫折并不是很嚴重的事情。
在這里,父母傳達的情緒信息是很重要的,平和包容的心態,會讓孩子更快平靜下來,也能以平常心來對待挫折和失利。
2.要讓孩子知道,誰都會失敗
上一篇:男孩青春期心理疏導
下一篇:怎樣培養孩子強大的心理素質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