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孩子的懶惰和拖延
2023.10.22 09:17
383瀏覽
如今的孩子普遍變得十分的懶惰,做事情總是喜歡拖延,一點也不積極。那么,如何克服孩子的懶惰和拖延?
如何克服孩子的懶惰和拖延
1、引導孩子去建立興趣,及時給予肯定和支持
作為一個孩子,精力時常是旺盛飽滿的,注意力也比較分散。很難自主地去堅定對一件事的認知。這個時候,家長要學會觀察,去引導孩子建立自己的興趣點,在孩子朝著這個方向去挖掘去探索的時候,及時給予鼓勵,從而讓孩子建立自信,確定自己的興趣愛好。
2、讓孩子在對的年齡做對的事
作為家長,要明確知道孩子在什么年齡應該做什么事。學齡前的孩子,可以學會自己刷牙、洗臉、穿衣服并能幫父母做一些小家務。千萬別讓孩子做一些在這個年齡段不該做的繁瑣事情,會給孩子造成逆反和抵觸心理。
其實造成孩子膽小恐懼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數(shù)與孩子很小的時候受過驚嚇有關。有時家長會用一些刺激性的語言來嚇唬孩子,比如:“你再不聽話我就讓警察把你帶走”“你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等等。孩子聽了這些后,就會有不良的心理,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辯證的對待。
如何克服孩子膽小恐懼心理?
1、多些鼓勵給孩子
家長要記住用鼓勵去代替溺愛,讓孩子大膽去嘗試,在不斷的實踐中樹立起自信心。當孩子掌握一項新技能后,家長也別忘記贊揚孩子。
2、做好孩子的榜樣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想讓孩子自信開朗,那么家長首先就要做好榜樣,想要教給孩子勇敢,首先家長自己就要勇敢,家長只有多做出表率, 這樣孩子看到家長的表現(xiàn)后,會效仿家長,于是孩子就會慢慢的克服膽小恐懼的心理。
解決學生厭學心理問題,需要學校、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解決了厭學心理,孩子對學習的熱情肯定會比以前高。我們要一如既往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保證每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遠離煩惱,享受快樂,從厭學變味愛學。
如何克服孩子厭學心理?
1、改變外在環(huán)境。
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道出了培養(yǎng)孩子外在因素的重要性,“孟母三遷”也說明了這一點。小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差,凡事都愛模仿, 在不良行為的影響下,有極大可能去效仿。如曠課、不完成作業(yè),上課不聽講等。建議家長篩選一下孩子的朋友圈,交朋結友,選擇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
2、培養(yǎng)興趣,引領入門。
在孩子厭學的情況下,家長切莫硬逼,否則會產生逆反心理,造成更大的教育失誤。有道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家長可以運用輕松愉快的方式切入學習主題。
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其實是一個很正常的現(xiàn)象。按照現(xiàn)在的中國教育體系,孩子從小學到大學畢業(yè),至少要經(jīng)過十六年以上的學習生活。在這么漫長的過程當中,要想孩子從來不產生厭學情緒,那是不太可能的。家長們也不要擔心,孩子厭學了也不要焦慮,只要我們多關注孩子,多跟他們溝通,用正確的方法引導他們,一定會幫助他們擺脫厭學情緒。
如何克服孩子的厭學心理?
1、避免過度地批評和指責。
很多厭學的孩子,學習跟不上,經(jīng)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怪以及同學的輕視。于是,他們索性“破罐子破摔”,甚至經(jīng)常逃學。家長要避免過度地批評和指責,多對孩子的“閃光點”進行鼓勵和表揚,同時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讓孩子變得自信起來。這樣,孩子學習的興趣也容易被激發(fā)出來。
2、改善學習環(huán)境。
為了改變學生對生活的態(tài)度和對學習的理解,我們必須首先改善他們的環(huán)境。良好的環(huán)境需要社會、家庭和學校的合作。
孩子不想上學這表明孩子出現(xiàn)了厭學情緒,如果家長不及時的幫助孩子解決厭學問題,很可能會導致孩子成績下降,荒廢學業(yè),嚴重的話還會導致孩子輟學,所以家長們發(fā)現(xiàn)孩子不想上學,或是學習狀態(tài)差,都要引起重視,及時引導孩子解決厭學問題。
如何克服孩子不想上學?
1、與孩子溝通
孩子不想上學,家長聽了肯定特別生氣,但家長首要的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降低自己的焦慮,在情緒穩(wěn)定的情況下與孩子心平氣和地溝通,找出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看孩子有什么訴求和苦衷。
2、參與互動學習活動
有很多學校會組織一些互動的學習機會,讓家長與孩子的零距離溝通,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借助這個機會與孩子增進感情,也可以提高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現(xiàn)在在很多孩子身上,我們都能看到膽小恐懼的心理,這是一種不良的性格特質,家長一定要正視孩子的性格問題,好好引導孩子擺脫這種心理。那么如何克服孩子膽小恐懼的心理?
如何克服孩子膽小恐懼的心理
首先我們應該找出根本原因,孩子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變得膽怯的?從什么時候開始不去與人交流?找到最根本的原因我們再來解決問題。
多給孩子鼓勵,在孩子犯錯做錯事時,耐心細心教育教導他,不能用打罵的方式,很多家長總認為:棒下出孝子。
因為一旦用打罵的方式指出孩子的錯誤時,他會慢慢積累并產生害怕,自卑心理。時間長了,就有陰影,做什么事都不自信,害羞,膽怯,一舉一動都害怕引起別人注意。
一定要和孩子好好溝通,做父母要有耐心,什么事不能太急。一步步引導孩子走出心理陰影,知道自己有什么缺點,多培養(yǎng)他的自信,適當鼓勵,不要總是否定,或罵他無用,這么小的事,都做不好,那樣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害羞。
現(xiàn)在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總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父母會因為心疼孩子或者擔心耽誤孩子時間而盡量不讓孩子勞動,孩子因此養(yǎng)成懶惰的壞習慣。那么,如何幫助孩子克服懶惰?
如何幫助孩子克服懶惰
1、淡化懶惰,強化勤勞
當孩子有做家務的好行為時,要馬上給予肯定和鼓勵,孩子得到的鼓勵越多,心里的快樂也就越多。這種肯定和鼓勵會讓孩子繼續(xù)去做,在這個過程中,就形成了養(yǎng)成好習慣的“心理強化”:我要做家務,做家務可以讓我開心。
2、必要的懲罰,讓孩子形成不懶惰的心理強化
有時懲罰也是必要的,必要的懲罰讓孩子形成不懶惰的心理強化,慢慢地形成習慣。當孩子不想做家務的時候,可以懲罰他做更多的家務
上一篇:如何改變孩子懶惰
下一篇: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感恩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wǎng)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