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么不想上學了
2023.12.06 08:17
308瀏覽
孩子從不喜歡學習到討厭學習,從不想去上學到拒絕上學,父母再兇狠的責罵、老師再充分的道理、同學再熱情的呼喚也無法打開孩子的心門,該怎么辦?厭學拒學是擺在家庭、學校和社會面前的一道難題。那么孩子的厭學是如何開始的呢?
孩子為什么不想上學了?
一、從父母的焦慮開始。
每晚盯著孩子的功課,對開小差、寫錯字、算錯題這些行為立即糾錯指正,布置額外的課外練習,嚴格控制孩子玩的時間,對各種課外輔導班格外熱衷,和學習相關的道理經常灌輸,孩子的成績和表現(xiàn)儼然成為了父母情緒的晴雨表……被教育控制的父母們逐漸失去了對孩子原始的愛。
二、從孩子否定自己開始。
越來越多的孩子在對學業(yè)成就和未來成功過渡關注的社會大背景下紛紛倒下。孩子們感受到學習的過程痛苦而無趣,父母們的傾力安排讓孩子們失去了對自己的掌控感。沒有掌控感和成就感,越來越多的孩子在學習上無法感受到自我價值,更多地感受到的是被評判、被要求,感受到的是父母們有條件的愛。
小孩子為什么不想上學?
一、提不起興趣。
因為孩子個體差異,每個孩子喜歡的東西不同興趣點也有所不同,在他們成長發(fā)育的過程中每一項技能都是通過探索學習而獲得,若因為父母的做法或者生活上的誘因導致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如老師上課枯燥,會使他們認為上學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也就會排斥上學。
二、父母干擾過多導致逆反心理。
有很多家長在孩子上學時喜歡干預,會陪孩子一起做作業(yè)、一起復習工作,但在一起進行的過程中總會在孩子背后指手畫腳,會挑剔這個,挑剔那個,時間一長孩子會產生逆反心理,會有跟父母對著干的心理。這時父母要讓孩子上學,孩子自己卻偏偏不上。
三、努力但是成績差。
孩子厭學到不想上學的地步,不可能是悄然聲息的,一定是有著很長時間消極情緒的積累,到了一定的時間突然爆發(fā)的。所以,當你發(fā)現(xiàn)孩子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就一定是孩子厭學的前兆,你需要做的是,去深入了解孩子的問題,并幫助孩子擺平這個問題,不要讓這個問題成為孩子的心悸。
孩子為什么厭學孩子不想上學?
1、學生自身學習動機不強,缺乏正確的學習目標
這部分學生大多數(shù)學習成績不佳,學習被動,對學習感到乏味。他們感受不到學習帶給自己的成就感和快樂,反而覺得學習是一件苦差事,但是迫于老師、家長的壓力,不得不每天背著書包到學校混日子。
2、家庭教育方式的偏頗
有的家長忙于自己的事業(yè)發(fā)展和賺錢養(yǎng)家,從而忽視了對子女的教育。只提供給子女足夠的零花錢,對于孩子的成長關心不足,孩子得不到情感上的支持與溫暖,而家長一味的用物質付出作為資本來要求孩子的學習成績。
上學是一件苦差事,尤其是在學業(yè)壓力較大的當下,孩子們很容易會被一種厭學情緒所困擾。很多家長在發(fā)現(xiàn)孩子有厭學情緒后,大多會采取簡單粗暴的方式來應對,但是其實這樣的應對方式并不能夠幫孩子從厭學的情緒狀態(tài)中解脫出來。
孩子不想上學是為什么?
①擔憂。
有些孩子特別害怕做作業(yè)或考試,因為寫出來的作業(yè)或者做好的測驗卷子就是他的作品,是需要接受被評估或打分,這會喚起他們記憶里對失敗的恐懼。除了成績落后的孩子有擔憂以外,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也可能有自己的困惑。
②迎合。
有些兒童或高年級學生可能想迎合他們的老師和父母,所以僅僅是為了努力而努力,他們無法感受到學習本身帶來的美好感受。后來時間長了就不想去了。
孩子假期結束以后不想上學,這種情況又被叫做“假期綜合征”,基本上每個孩子在臨近開學的時候都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所以,孩子出現(xiàn)厭學情況很正常,開學后孩子上課一兩天,就會重新進入學習狀態(tài),這種厭學情緒也會隨之消失,但是有的孩子受到的影響比較大,一時間無法調整過來,這就需要家長的幫助了。
為什么放假久了孩子不想上學?
1、學習壓力大
孩子每天長時間的上課,放學后都希望盡情的玩耍。但是實際情況中,很多孩子在放學后,還是處于不停學習的狀態(tài),既沒有時間休息,也沒有玩耍時間。在這種高強度的學習中,會讓孩子一直處于緊繃的狀態(tài),他的心理壓力也會逐漸增大。如果壓力不能得到釋放,孩子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不愿再學習。
2、假期綜合癥影響
假期綜合癥,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對于上班族來說,假期過后也會產生磨蹭不想上班的心理。同理,孩子也會受假期綜合癥的影響。
家長要理解尊重孩子自我意識的表達。對于孩子彰顯自我,“挑釁”父母權威的行為,家長要學習如何聽懂其行為背后的語言,而不是一味地打壓和脅迫,要適度滿足孩子的心理發(fā)育需要。
突然不想上學了是為什么?
一、性格孤僻。孩子可能是一個天性安靜的孩子,不喜歡人多,活潑好動,這是一種心理疾病,家長一定要把這當成頭等大事而不能忽視。這也是自閉癥的早期表現(xiàn),所以家長一旦發(fā)現(xiàn)苗頭,就要及時進行心理干預,鼓勵孩子積極向上,塑造天性。多和孩子交流,把疾病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
二、害羞。孩子的天性是很開朗陽光的,但有些膽小的孩子比較害羞,怕生,不敢接受外界的新鮮事物。這一般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xiàn)。家長要盡力營造環(huán)境,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孩子大膽陽光的性格,多鼓勵孩子,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三、依賴。孩子的依賴心理比較強,所以這也是孩子的天性,他們害怕在學校見不到父母會有不安全感。這類孩子的父母要注意培養(yǎng)他們的自理能力,讓他們學會照顧自己,培養(yǎng)他們獨立的一面,但要注意節(jié)奏,不要進步太快。
四、焦慮。孩子的內心世界永遠不會被大人理解,但如果你不理解,你可以慢慢分享你孩子的內心世界。孩子經常考慮我們大人不能理解的事情,所以他們不想去上學。可能是孩子考慮的比較多,比如學習成績,和老師同學的交流等等。這些都是對孩子幼小心靈的考驗。父母一定要關注孩子的恐懼和焦慮,開導孩子面對的一些不安因素。
在生活中很多孩子不喜歡學習,甚至不喜歡上學。有些家長因為耐心有限,沒搞清楚具體原因就責怪孩子,甚至有時會拳腳相加,導致親子關系緊張。其實孩子不愿意上學大部分跟心理原因有關。如果家長能了解原因并妥善處理,就能讓孩子自愿上學。
為什么孩子不想上學?
1、孩子對學習提不起興趣
因為孩子個體之間的差異,每個孩子喜歡的東西不同,興趣點也有所不同。在孩子成長發(fā)育的過程中每一項技能都是通過探索學習而獲得,若因為父母的做法或者生活上的誘因導致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或者老師上課枯燥等等,都會使他們認為上學是一件很難受的事情,也就會不想上學。
2、教學內容太難學不會
有些孩子的基礎不太好,隨著課業(yè)越來越繁重,有些孩子學習會比較吃力。如果老師和家長要求太嚴,孩子一時達不到目標,會失去興趣。學不會干脆就不學了,也不想尋求幫助,破罐子破摔。孩子就越來越不想上學。
上一篇:如何解決孩子叛逆浮躁厭學的問題
下一篇:初三孩子不愛學習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