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自覺性
2023.12.29 08:21
322瀏覽
自覺性和自主性有一定的區別,其中自覺性是指孩子受到某人或某件事的影響,所以去做某件事或不做某件事;自主性是指孩子不受任何人或事的影響,自愿去做某件事或不做某件事。總之,要想培養孩子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家長既要使用權威,又要培養孩子興趣和獨立意識。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1、給孩子創造自主自覺的機會
創造是自主性的最高層次的表現。孩子的創造性也不是自然而然產生的,同樣需要成人積極引導和巧妙激發。而缺少引導的方法,孩子的創造性有時反而會變成一種破壞性。
2、給孩子選擇的機會
家長由于怕孩子自己選擇錯了,總是不敢把選擇的權力交給孩子。但如果從來不給孩子選擇的權力,他也就永遠學不會選擇,永遠沒有自主性。沒有自主性就不難有自覺性,所以家長要大膽的給孩子選擇的機會。
我們都知道自覺性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能力,培養孩子的自覺性,是讓孩子走向獨立的必由之路,能為終身的發展奠定基礎。所以,家長們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自覺性,那么我們該怎么做才能培養孩子的自覺性呢?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覺性?
1、引導孩子從所做的事情中獲得成就感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小目標,通過小目標的實現來獲得一定的成就感,進而使得孩子在主觀能動性上有所提升和改善。對待問題時更加的有積極性。
2、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孩子的時間觀念比較強時,在行為表現上會更加的注重效率,進而會更加主動的解決問題,實現自覺性的行為習慣養成。
我們經常可以聽到有父母抱怨,自家的孩子自覺性太差了,學習不夠自覺、休息不夠自覺、做事情也不夠自覺……大人一不盯著就開始放松散漫。都說孩子的習慣要從小抓起,那么,我們家長該怎么培養孩子的自覺性呢?
如何培養孩子自覺性?
1、引導孩子從所做的事情中獲得成就感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小目標,通過小目標的實現來獲得一定的成就感,進而使得孩子在主觀能動性上有所提升和改善。對待問題時更加的有積極性。
2、讓孩子體會到樂趣
孩子天生就有很多興趣的,喜歡發現和探索。所以,可以利用孩子的興趣,去發展孩子的自覺性。比如喜歡讀書的孩子,自覺性就比一般的孩子要好一些。看孩子喜歡哪一方面,喜歡閱讀還是數學都可以提高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自覺性。
孩子寫作業如果拖拖拉拉,不主動,就是缺乏自覺性,家長就要想辦法培養孩子的自覺性。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學會透過孩子不喜歡做作業行為,了解孩子對作業不感興趣的本質。要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用方法去引導孩子。
如何培養孩子寫作業的自覺性?
1、時間管理,做好計劃
孩子本身動作和效率都不如大人敏捷,很大部分原因是缺乏時間觀念,總認為時間還有多,所以無限拖延,導致最后作業無法完成。所以我們一定要讓孩子做好時間管理,積極主動地規劃好自己的學習時間,做好相應的學習計劃。
2、減少壓力,積極應對
父母對孩子抱有過高的期望,也會導致孩子在寫作業時變得磨蹭,同時孩子如果過于完美主義,在學習上對自己的要求過高,壓力過大,也會導致學習的滯后性,和延遲性。所以我們不妨減少這種壓力,讓孩子自然地面對學習,主動完成作業,并且在遇到困難時,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完成,而不是選擇打“退堂鼓”。
很多家長經常有這樣的煩惱:孩子在學校不適應,老是形單影只的,交不到朋友怎么辦? 為孩子感到非常著急。
其實,當父母有這樣的顧慮時,應該先問問孩子的想法,而不是用自己的角度去判斷孩子的感受,也許孩子什么都沒想?
但如果孩子自己覺得不受歡迎,交不到朋友,甚至自卑,那么父母就需要花點心思去引導孩子。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
第一,家長要想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就要有意識地幫助孩子創造一個輕松的社交環境。例如,當客人來家里時,父母可以鼓勵他們的孩子接待客人。如果孩子有喜歡的朋友,可以給孩子騰出時間與朋友玩耍。
第二,如果孩子社交表現良好,家長要及時表揚和鼓勵孩子,幫助他們建立社交自信。
在現實生活中,父母經常會看到這些情況:他們的孩子在家里活潑好動,聰明,但當孩子來到新環境與陌生人接觸時,會變得膽小,不愿與人交流;有的孩子遇到父母的熟人,或者自己的好朋友,都不會主動打招呼,即使父母強迫孩子禮貌地跟別人打招呼,他也沉默不語;有孩子則相反,與人交往處處逞強,經常和同伴發生摩擦,打架比較常見。
如何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第一,為孩子創造社交機會
邀請更多的孩子到家里來,帶孩子走親訪友,組織好朋友一起玩等等,擴大他的接觸面,讓他有機會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體驗交流的樂趣.
在這些與人接觸的機會中,父母可以給孩子一些溝通的規則和技巧,包括如何待人,如何與朋友相處,如何向別人提出要求,如何禮貌地拒絕別人更合適等等。
第二,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現在社交能力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你的工作能力再好,如何你是一個悶葫蘆的話很可能別人就會發現不到你;說話不好容易得罪人,工作上也難。所以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是很重要的。
怎樣培養孩子的人際社交能力?
第一,讓孩子先說話
很多孩子不想表達,所以我們可以用繪本講故事,然后在親子互動中向孩子詢問繪本的內容,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和表達能力,孩子應該學會用自己的語言回答問題。
第二,家長要適當“裝傻”,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
有時候不是孩子不愿意表達,而是有時候孩子的小手一指大人就會去滿足,久而久之孩子不愿意多說。所以有時大人在孩子還沒開口表達需求就慢點滿足,等孩子開口說;當孩子說表達不夠準確時,家長也可以假裝不明白,引導孩子準確地再說一遍。
上一篇:小孩煩躁脾氣大是什么原因
下一篇:如何培養孩子閱讀習慣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