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
2023.10.09 15:52
460瀏覽
做家長的一定要明白,孩子雖然是因為家長而出生的,但他卻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有他獨立于我們的人生。
作為家長,除了給孩子提供必要的幫助和引導外,更應該尊重孩子獨立自主的要求。那怎樣才能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呢?
怎樣才能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
1.對孩子自尊心的守護
守護孩子的自尊心,有利于幫助孩子形成健全人格。有一些父母,對這方面的重視程度不夠,還秉承著“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思想,不自覺地在孩子面前樹立自己的權威。在街上,我們偶爾能夠看到,因為一些小事父母就對孩子大發雷霆,直接把孩子置于難堪尷尬的境地,完全忽略了孩子的自尊心,這樣的做法很容易導致孩子變得自卑,做什么事都畏手畏腳,不敢行動。
2.對孩子好奇心的保護
自律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俗話說:自律的人更容易成功。其實是有道理的,自律的人有規劃,會按照計劃執行,不會偏離。現在的人都缺乏自律性,尤其是孩子,很多孩子沉迷于手機、沉迷于游戲,所以,家長們要重視對孩子自律性的培養,可以試試下面的方法,一定會有用的。
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自律性?
1、目標計劃管理法
顧名思義,就是在讓孩子做任何事情時,先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大家知道,目標對人的行動有促進作用。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目標,這樣孩子的行動就有發自內心的原動力。
2、日記法
日記是記錄日常生活的日歷、心路歷程的手冊和成長過程的碑銘。在日記中,孩子可以記錄自己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失敗成功以及反思總結。因此,家長在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時,如果能引導孩子養成寫日記的習慣,那么孩子的自律能力也將悄然而至。
其實閱讀對于每個孩子都非常重要,不僅對孩子的學習有幫助,并且可以提升自己的認知。那作為家長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今天把我的個人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
我家有個小學二年級的小書蟲,他的閱讀習慣養成主要有幾點:
1、從小建立和書的連接。
孩子匍匐爬階段就在“翻書”了,那時候書是他的玩具;繪本時期,從聲情并茂地演繹繪本是我們喜歡的游戲;幼兒園階段,我們每晚睡前都一起看書;然后他開始盯著我指讀,慢慢地積累了些生字,開始自己看書。
我們的共讀,內容不限于繪本。有時我自己的書讀來有趣也念給他聽。有時也念詩,不限于兒童詩歌。聽不聽得懂沒有關系,重要的是,書本是我們之間交流的一個媒介,我們把書當做好東西一樣相互分享。我們也常去書店一呆就是半天。在孩子眼里,每天看書就跟每天要吃飯一樣。
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研究認為,兒童時期是培養健康心理的黃金時代,各種習慣和行為模式,都在這時奠定基礎,如果有一個好的開始,將來可使孩子們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發展;如果在此時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衛生,那么,希望孩子成人后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較困難,甚至是不太可能的了。那怎樣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呢?
怎樣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
一、注意不要過分地關心孩子。這樣做容易使孩子過度地以自我為中心,認為人人都應該尊重他,結果成為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要賄賂孩子。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不盡義務不能享受權利。
三、不要太親近孩子。應該鼓勵孩子與同年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這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
四、不要勉強孩子做一些不能勝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來,強迫他們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獨立是健全人格形成的第一步,擺脫依賴能讓孩子的內心變得更加強大,有了獨立的能力,長大后的孩子才能更加堅定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那么怎樣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呢?
怎樣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
要想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家長必須做一個“不越界”的家長,傾聽孩子的心聲,給孩子獨立自主的空間,家長的角色只是時時地引導建議而不是否定孩子的想法,或是取代孩子的想法,更不是完全包辦代替孩子!
現在發現很多家長都是“掌控型”的,孩子是“絕對服從型”的,孩子對家長言聽計從,從來不會自己做決定,從來不會有自己的想法,這種關系表面上看起來孩子很聽話,實際上在家長的掌控下,孩子已經完全失去了自我,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更談不上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學會放手就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法寶,讓孩子自己去經歷、體驗、學習的過程,就是在培養孩子獨立性。如果家長不懂得放手,家長就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權利,時間一長,孩子就不知不覺地什么都不想了,反正有想法也沒有人聽,反正有想法也會被無視!最后孩子就成了遇事怕事,遇事無主見的人了。
如果你養大一個這樣聽話的孩子,是不是最大的悲哀呢?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經常會看到這些情況:有的孩子在家里活潑好動,聰明伶俐,但一旦到了新的環境,遇到陌生人,就會變得膽小、笨拙;有的孩子獨自在玩耍,自言自語,很不善于交際;有的孩子則相反,與人交往到處都是逞強、橫行霸道,顯得盛氣凌人;有小朋友遇到熟人,就算大人逼著它禮貌的跟人打招呼,他也不會說話,盡量避免。
孩子的交際能力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有著很大的影響。如果孩子不能主動與同齡人交流,不能與同齡人相處融洽,遇到問題不敢去找老師反映或尋求幫助,結果就是沒有新朋友。
結果,他們會感到孤獨和沮喪,學習的興趣會大打折扣,學校的吸引力也會消失。
同樣,孩子良好的溝通能力也會對孩子的發展帶來很好的影響。
孩子良好的溝通能力,與他的學習能力、語言發展、智能活動、情緒反應、社會行為,相得益彰,相互影響。
怎樣培養孩子的社交人際交往?
很多家長都反映自家的孩子沒有自覺性,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別人催著做才肯去做,面對這種情況,很多家長都束手無策,不知道該怎么去引導他,其實,教育孩子并不難,難的是家長沒有好的教育方法。家長一定要記住,積極引導孩子,以身作則,尊重孩子,不以父母的權威教育孩子,陪孩子慢慢成長,讓孩子逐漸養成尊時、守時、凡事自律的好習慣,這樣才能最終形成孩子的自覺性。
怎樣培養孩子自覺性?
1、從日常行為習慣做起。
一個人的良好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它是一個長期關注,持續堅持的結果。所以,自覺性的培養離不開孩子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一旦有了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那么這時的自覺性就會形成。
2、從傳統文化熏陶做起。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五千年燦爛輝煌的傳統文化,國學經典,孔子孟子諸家學說,都曾經并且正在發揮著它的獨特教育作用。從名人名言,從經典畫卷,從典型人物,從特殊案例之中都能夠得到啟迪和教育。
上一篇:粗心的孩子怎么辦
下一篇:怎么樣讓孩子愛上讀書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