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的表現與原因有哪些
小言的媽媽
2023.11.01 23:33
508瀏覽
1回答
愛笑的琪琪
目前,學生中普遍存在厭學現象。這讓家長們感到非常的頭疼,不知道該怎么辦?其實,孩子厭學,首先要弄清楚孩子厭學的原因,然后根據原因對孩子進行恰當的誘導,只有這樣才能正確的引導孩子走出厭學情緒。
厭學的表現有哪些?
1、沒有學習興趣:興趣是動力,如果沒有學習興趣,就會感到特別痛苦,特別厭學。
2、破壞紀律、頂撞老師:因為不愛學習,經常破壞課堂紀律,與老師發生沖突。
3、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認真聽講,思想開小差,甚至上課睡覺、看小說等。
4、遲到曠課甚至逃學:沒有學習的興趣,經常曠課,不去學校。
5、作業拖拉或不寫作業:老師布置的作業不愿意寫,一看到作業就很痛苦。
6、撒謊:為了逃避學習經常撒謊,編織謊言,讓父母相信學習任務已經完成。
7、情緒不穩定:每個人在面對自己不擅長或者不想做的事情時都會容易發怒,情緒不穩定,孩子在面對讀書上學時會有焦躁不安、情緒不穩定的現象,大部分跟厭學有關。
厭學的原因有哪些?
一、個別文化不高、沒讀幾天書,但是卻賺了大錢的成功人士,對涉世未深的學生影響巨大,使他們產生了“讀書無用論”“不讀書也能賺大錢”等思想。
二、有的家長把精力都放在了賺錢和吃喝玩樂上,并表現出輕視知識、反對學習的態度,家長對學習的這種態度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三、隨著互聯網和自媒體的快速發展,類似網紅主播等這樣的“高薪”職業作為新鮮事物極易吸引未成年人的注意,成為他們追逐的夢想,使他們逐漸喪失了對學習的興趣。
四、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重灌輸,輕互動,并在評價學生時過多地強調學習成績等,使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并把學習當成一種負擔。
五、學校受應試教育影響較深,依然存在著重智育輕其他的現象,學生在學校里除了學習還是學習,感覺枯燥無味,進而厭煩學習。
六、學習基礎薄弱,學習方法欠缺,學習能力低下等,使得他們雖然刻苦學習,但收效甚微。
七、沒有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如果對所學的東西一點興趣也沒有,那么自然就會產生厭煩。
八、沒有動力,因為在學習中沒有體會到成就感和成功感,時間長了也會覺得索然無趣。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