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的表現與原因有哪些
欣欣媽媽
2023.12.19 10:40
657瀏覽
1回答
靈兒小可愛606
科舉制度大家都知道,在中國古代延續了幾千年,是選拔人才的一種很好的方法,在清朝的時候有點變味了,由動力變成了時代的阻力,在清朝末年的時候就廢除了,科舉制度雖然廢除了,但是考試的制度卻延續了下來,也就是現在的高考,雖然考試內容發生了變化,但是卻是目前最好的選拔人才的方法,雖然這個制度不是那么完美,但是在高考的壓力下,令許多人產生了厭學的情緒。
孩子厭學的表現與原因有哪些?
一、厭學的表現
1、經常逃課,曠課,家長以為孩子在學校好好學習,結果孩子卻在外面玩。
2、上課不注意聽,注意力不集中
3、不寫作業,做作業墨跡
4、為自己學習不好找理由
5、對學習不感興趣,認為學習是一種負擔
6、自控力差,學習習慣差,閱讀能力差
7、消極
二、厭學的原因
1、沒有學習目標,對學習沒有興趣,意志力差
2、在學校和老師同學的關系相處不融洽
3、學習時間長,科目多,作業多,負擔重
4、學習壓力太大
5、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
6、家長對孩子的批評和指責
7、經常被拿來和別人做比較,產生消極的影響
孩子厭學怎么辦?
1、改善環境
可以請老師和家長配合,改善自己所處的環境,營造一個愛學習,看讀書的氛圍,消除自己學習成績不好的心理。
2、改變自我觀念
厭學的孩子可以重新認識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認識到自己的價值,發現自己的好的方面,多給自己肯定,認識到自己是能夠學習好的,變厭學為喜歡學習。
3、培養興趣
常言說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可以參加其他自己感興趣的活動或者認識更多人,來拓展自己的興趣愛好,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趣味。
4、增強控制力
當厭學情緒出來的時候,孩子們不要自我放棄,要堅持一段,再堅持一段,21天養成一個習慣,慢慢的就會忘記厭學的事情,轉到學習上面來,同時也要端正自己的態度,激發自己內心想學習的欲望。
5、學好基礎知識
萬變不離其宗,如果基礎知識扎不老實,很多題型的變換是不會做的,而且隨著難度的增加,如果基礎知識都會牢固的話,中等偏上的題目是不會做的,所以把基礎知識學好,不懂就要問。遇到不會的及時向老師或者同學請教,及時消化吸收。
6、樹立學習目標
很多孩子之所以學習不好,就是因為沒有目標感,過一天是一天,考分高或者少都無所謂,剛開始目標不要太高,可以先定一個小目標,實現之后,再定一個稍微高一點的目標,一個大目標的實現等于一個小目標+一個小目標的實現,只有實現這些小目標,孩子學習起來才會更有自信。
7、多總結
成績不好的時候要總結,成績好的時候也要總結,只有在不斷的總結過程中才會做的更好,學習也是一樣的,也可以建立一個糾錯本,把做錯的原因,改正方法,以及如何避免都寫在糾錯本上,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成績,還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上一篇:青春期叛逆愛撒謊怎么辦
下一篇: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如何管教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