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吼不叫教育孩子
小豬妹!clm
2023.10.03 17:41
439瀏覽
1回答
銘花糖寶貝
為什么教育孩子首先想到打罵和嘮叨?因為我們的教育方法一般來自于“祖傳”,就是一代一代傳承影響。“教”這個字說文解字就是大人拿著鞭子打孩子。在西方古代也有認為人的靈魂生來矇昧,通過打可以醒悟的說法。隨著時代的進步,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研究,這些觀點和做法逐漸改善。那么,如何不吼不叫教育孩子呢?
如何不吼不叫教育孩子:
1,家長首先管住自己,語言文明,行為端正,尊敬長輩,關愛弱小。如果家長在外喝酒打牌不歸家,或邀人到家喝酒打牌,這樣的環境影響你的孩子。有些家長很浮躁,自己沒做好,卻怪孩子不聽話。
2,家長要耐心陪伴孩子,到外面游玩參觀,向孩子介紹景物或參觀內容,使孩子“玩有所樂,玩有所獲”。
3,家長說話要算數,家長自已言而有信,千萬不能出爾反爾。答應孩子的事,要兌現。不答應的要求,孩子再磨也不行。
4,家長要認真輔導孩子,在家看書寫作業,家長要陪在身邊,能輔導的輔導,不能輔導的幫他查查資料,想想辦法,打電話請教老師或同學。如果孩子作業馬虎了,家長及時發現及時糾正。一定要將孩子良好的習慣培養起來。
5,家長要做到寬嚴有度。貪玩好動是孩子的特點,只要能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和家長布置的家庭任務,就不要繼續加壓了。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完成任務還有時間,就認為任務輕了,還要再布置,使孩子看不到“希望”,只好“磨洋工",甚至直接反抗。
6.和善。就是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不良行為。比如胡攪蠻纏,可能僅僅是為了抱一抱獲得關注。吃飯撒一地可能僅僅因為手臂的力量還不夠,等等。不能,因為結果大人受不了,或者大人理所應當的認為這個事情很簡單,就開始大發雷霆。
7.堅定。堅定就是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能因為要理解孩子就放棄正確原則。可以理解情緒接納情緒,但是并不代表要全盤接受,都順著孩子就會成為溺愛。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理解行為背后的原因。這樣也能有效地減少大人的煩躁,幫助成人控制情緒。
總之,家長既要管好自己,也要理解孩子。做到以上幾點“不打不罵不嘮叨"也能管好孩子的。
上一篇:如果孩子不想讀書怎么辦
下一篇:如果孩子真不想學了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