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如何教育孩子和孩子溝通的
小玖的寶媽
2023.10.01 10:17
634瀏覽
1回答
小豬妹!clm
很多媽媽抱怨,孩子越長越大,跟家人說話卻越來越少。有時候大人問一句“今天過得怎么樣?”得到的答案往往是“還行、挺好的”,就再也沒了下文。孩子表面上看起來挺聽話的,但其實他內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就是不跟家長說。而這樣子導致的問題,會在孩子青春期時一下子爆發出來,讓人想改都來不及了。所以,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就要學會和孩子聊天。那么在家如何教育孩子和孩子溝通呢?
在家如何教育孩子和孩子溝通:
1.親子間的溝通能力包括四方面,分別是主動性、敏感性、清晰性、策略性。在良好的親子溝通中,父母和孩子能主動地開啟話題,愿意與對方聊天,能理解對方的觀點和情感,能向對方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并能懂得使用一些溝通小技巧來提高溝通的效果。
2.在親子溝通中,父子溝通和母子溝通同樣重要。父親定要扮演妖自己的角色,承擔起教育子的責任多與孩子溝通。
3.一致性,是指在和孩子溝通過程中父親與母親觀點、要求、期望等方面的一致程度。當家長雙方對子女的態度和溝通目標一致時,家庭的教育行為效果更明顯。
4.親子溝通需要營造一定的開放氛圍。開放的溝通氛圍,能使溝通雙方更愿意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能增進親子間的信任,能提高孩子與他人溝通的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自我意識不斷的增強,他們的自主性強,渴望獨立、得到成人的尊重、與成人平等溝通,家長強制命令的效果慢慢減弱。高年級孩子需要與家長進行平等的溝通。
5.家庭氛圍會影響親子溝通的質量。在溫暖、相互支持的家庭氛圍中,家長與孩子的沖突較少,親子溝通更暢通、更積極。親子溝通的流暢性、質量等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包括孩子言行和特點家庭氣氛等。
6.主動與孩子溝通,并落實到行動。親子溝通對親子關系和孩子的發展均有重要影響。主動與孩子溝通,主動發起話題,營造積極溝通的良好氛圍。這樣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心,更愿意與家長溝通。
7.(1)多觀察孩子,了解孩子的需求。(2)像孩子表達自己的期待和需求,讓孩子走進自己。(3)向孩子提出他們力所能及的請求,給孩子幫助父母的機會,使孩子體驗成就感。
最好的溝通辦法是你要經常和你的孩子聊天,更了解他需要什么,喜歡做什么事情,當然也不能慣著他,不好的習慣還是要好好的教育,像朋友一樣去指導他。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