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卑內向在學校不合群怎么辦
媽媽咪呀
2023.10.26 18:16
759瀏覽
1回答
帥荃荃的爸爸
不少家長常常有這樣的煩惱:孩子在學校不合群,總是形只影單,交不到朋友怎么辦?真替孩子感到著急。如果孩子自己也覺得自己不受歡迎,交不到朋友,甚至還產生了自卑心理,那就需要家長花一些心思來引導孩子了。那么,孩子自卑內向在學校不合群怎么辦呢?
孩子自卑內向在學校不合群的原因:
一、家長的過分溺愛、過度限制、家庭缺乏溫暖親情,都容易導致孩子無法獲得足夠的觸覺刺激。孩子的觸覺學習不足,很容易出現觸覺敏感,或者是觸覺遲鈍的失調現象。其中最典型的表現就是膽小、愛哭、粘人、情緒暴躁、或情感冷漠等,如此,當然不利于他們與小朋友的友好相處了。所以,對于不合群的孩子,有關觸覺的感統訓練,尤其是觸覺按摩訓練,絕對是不可少的。
二、語言是孩子社交的首要工具,不管因為何種原因,只要孩子在語言的發展上出現障礙,那么,他在與小朋友的交往中就必然會遇到困難。比如,因為家長過分溺愛,平時吃流食太多,缺乏口腔鍛煉的孩子,說話不清楚不流利,很容易招致小朋友的嫌棄和抱怨,自然會變得自卑內向,不敢走向群體。
三、本體覺是自信心和創造力的根,是我們的“身體地圖”。很多時候因為家長的錯誤帶養方式,導致很多孩子從小就缺乏攀、爬、滾、蹦、跳的大運動訓練和捏、摳、擰、夾等精細動作訓練,導致什么都做不好。在和小朋友進行集體活動的時候,孩子經常出錯和拖后腿,就容易失去自信、變得畏縮,不敢再和大家一起活動。
四、有些父母總感覺孩子還小,這個不會,那個做不了,于是把一切都代替孩子做了。長期這樣,孩子就沒有親身實踐的機會,自身操作能力得不到提高,做什么都不會,當然又會自卑,不敢進入群體。
五、現在很多家長把孩子捧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結果孩子習慣了在家里說什么就是什么,進入群體之后也依然缺乏規則意識。
孩子自卑內向在學校不合群怎么辦:
1、家長想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就應該有意識地幫助孩子創造輕松的社交環境,比如家里來客人了,家長可以鼓勵孩子接待客人,孩子有喜歡的朋友,可以幫助孩子制造和朋友約會的時間。
2、如果孩子在社交方面有好的表現,家長應該及時表揚和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建立社交自信。
3、如果孩子在交朋友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可以先鼓勵孩子自己去解決,幫助孩子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如果實在解決不了,家長可以給到孩子一些建議。
4、適度參與,讓孩子獨立解決問題。孩子間的沖突讓人難受,但也正是沖突,讓孩子們學會如何社交。父母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嘗試獨立處理矛盾。同時,我們也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導,比如教給孩子基本的社交技巧。
5、把控方向,做孩子穩定的大后方。孩子們的世界很小,但也并不簡單。如果孩子的確遇到困難,比如被孤立或者欺負,那父母就要及時干預,幫助孩子走出困境。身為父母,給予孩子勇敢前行的底氣,在他們需要時,成為他們安全的港灣,就已足夠了。
6、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父母的言語舉止就是孩子的模仿來源,要與人和睦相處,尊重他人,多用禮貌用語,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學會謙讓和識禮。若孩子因觸覺及本體覺發育失調導致出現粘人、脾氣差、怕生、膽小、逃避接觸,不自信等問題,家長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到專業的感統訓練中心如全納優童,進行一對一能力評估,了解孩子的觸覺發展情況,進行專業性,針對性的感統訓練,從而全面提升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上一篇:小孩子不合群怎么回事
下一篇:初一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