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上學怎么辦
小米娜寶貝
2023.10.23 18:13
446瀏覽
1回答
元氣滿滿的函函
現在的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每個人都必須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長,說到競爭我們首先能夠想到的就是好好學習,因為只有學習好了,有了本事以后才有資本去跟別人競爭。所以,現在父母對孩子的學習是抓的非常緊的,但是很多孩子在學習上就是不上心,有些孩子還出現了不想上學的情況,家長也是非常的無奈。
不想上學怎么辦?
1、跟孩子一起找出不想上學原因。比如不想上學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學習壓力大,有的是因為人際關系不好,只有找準了源頭,爸媽才能“對癥下藥”,跟孩子協商解決辦法。
2、對孩子表示同理心。如果爸爸媽媽沒有聽懂他的言外之意,就一通數落或者打罵,反而令孩子不知所措,從此怕被責罰而不敢說心里話。當孩子向爸媽吐露心聲的時候,爸爸媽媽不妨放下架子,表示理解,跟孩子產生共鳴。
3、鼓勵孩子。對孩子來說,每個能夠聽入耳的道理都是可以安撫自己內心的理由。爸爸媽媽一定要懂得抓住孩子心理,用一些正面意義的話去幫助孩子過渡心理的坎。
4、幫助孩子找到學習動機,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愛、關注與被需要的感覺,讓孩子保持愉快的學習情緒。用努力而不是用分數去評價自己的學習價值。
5、與孩子積極溝通,引導孩子說出他們的真實想法和心理感受或者遭遇的問題,幫助孩子緩解學習的態度。引導孩子去了解學習的本質,關注學習過程本身,而不是為成績所累。
孩子不想上學的表現:
1、拒絕溝通,封閉式厭學
這類型的學生大多比較內向,缺乏安全感,不愿意與他人有過多的交流,沉浸于自己的小世界,類似于“兩耳不聞窗外事”,但并沒有做到“一心只讀圣賢書”。
他們可能因為在學校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而不愿上學,或是不喜歡某個老師而產生偏科問題,但他們拒絕溝通,不愿向家長和老師說明情況,尋求幫助。
2、叛逆、搗蛋、強勢厭學
這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碰到困難、遭遇失敗后,本就容易產生自卑感,再加上外界壓力,如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訓斥、同學的恥笑等,以致形成不良的、消極的自我評價,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
于是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產生逆反心理,以一種諸如不守紀律、叛逆搗蛋的極端方式尋找消極補償。形成成績越差越厭學,越厭學則成績越差的惡性循環。
3、對學習無所謂的態度
這類學生嚴重缺乏學習興趣,他們上課時表面上在認真聽講,但對于面前的知識要點絲毫提不起興趣,心思早已神游天外;他們每天在學校按步就班地完成著學習任務,只是在應付老師和家長。
4、時好時壞,成績不穩定
這類型學生自制力較差,缺乏學習動機。他們不存在學習困難的問題,但往往意志力薄弱、興趣廣泛而不專一,注意穩定性差,在學習上缺乏自覺性、長久性、常為其他事物誘惑而產生厭學情緒。他們可能上一次考試還能排在中上水平,下一次就因為貪玩而落在了倒數。
上一篇:不想學習怎么辦
下一篇:不想上學的孩子應該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