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懂得謙讓應該怎么引導
欣欣媽媽
2023.10.12 16:25
536瀏覽
1回答
洛水伊佳人
很多孩子由于家長教育不全面,很多孩子自己的東西不喜歡跟別人分享,不懂得謙讓,這讓很多家長很頭疼,那么孩子不懂得謙讓應該怎么引導呢?
孩子不懂得謙讓應該怎么引導
1、通過經典故事讓孩子認識“謙讓”
平時可以多給孩子講一些謙讓方面的故事,當“孔融4歲能讓梨”這樣朗朗上口的句子印在他記憶里的時候,這個故事所蘊藏的內涵,也就慢慢深入到他心里了,這個正面的例子,會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孩子效仿的對象。
2、發生爭執后要與孩子分享感受
這個時期的孩子,自我意識都比較強烈,很容易因為玩具或零食等與其它小朋友發生沖突,因為他不愿意讓別的小朋友碰他的東西。即使你很好的解決了沖突,但也要記住:這件事情還沒有結束。
你要和孩子分享一下關于這件事情的感受,比如:豆豆很想玩你那個玩具,你們可不可以一起玩呢?可不可以讓豆豆先玩,然后你再玩,或者你先玩后再讓豆豆玩呢?這樣,可以幫孩子建立靈活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
3、有良好的家庭氛圍
孩子不懂得分享,大多數情況和父母是分不開的,很多父母都會把家中最好的東西留給孩子,甚至把家中所有的好東西全部讓孩子占為己有。如果孩子獨占的話,則會讓孩子認為一切都是他自己的。父母想要改變孩子的行為,不如從分享食物開始,如果孩子獨占的話,父母就把食物拿出來平分。
不能夠看孩子占為己有還放任不管。對于孩子的大哭大鬧或者苦苦哀求,父母絕對要堅持原則,這才能夠堅持到底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
4、適當的滿足孩子需求
父母愛孩子絕不是對孩子所有的需求都要去滿足,不要過分遷就,更不要強硬的去滿足孩子一些無理要求。對于孩子的合理要求要適當的滿足,而對于那些不能及時滿足的需求,要讓孩子學會等待。
如果家長經常妥協,孩子便知道如何去控制父母,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有恒心,堅持自己的原則才能讓孩子懂得謙讓的含義。
5、道德倫理教育
謙讓是種美德,隨著孩子不斷長大,父母一定要能夠讓孩子去體會這些道理,可以通過誦讀經典的故事案例,比如孔儒讓梨這些簡單的小故事,讓孩子能夠清楚故事里面的內涵,慢慢的讓孩子攝入心里這些正面的例子會讓孩子自不知不覺中學會愿意去為別人奉獻,愿意去模仿這些正向的行為。
上一篇:好勝的孩子怎么引導
下一篇:孩子不合群五妙招巧解決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