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和孩子說話孩子總是不耐煩
茜茜小公舉
2023.12.09 11:39
2471瀏覽
1回答
茜茜小公舉
“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的關心常常被我們的孩子視為一種啰嗦,父母與孩子說話,孩子越聽越煩。很多家長就開始自我懷疑,是不是自己跟不上孩子的步伐了。父母一說話,孩子就嫌煩,這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為什么和孩子說話孩子總是不耐煩?
1、不注重說話方式和語氣
就算孩子做錯了事情,他也有為自己申辯的權利,可是又太多父母“專橫獨斷”,從來不給孩子機會。而且,每次看到孩子犯錯,父母總是控制不住,動輒打罵。這樣的說話方式,試問哪個孩子愿意聽呢?每次說話都是“命令式”的口吻,總讓孩子感覺到壓迫,他只能用厭煩來表示自己的態度。
2、管教的地方太多
想讓孩子變優秀的心思可以理解,但是他們也應該有自由的空間。只有有部分父母,他們管得實在太多,連孩子吃什么飯,穿什么樣的衣服鞋子,都要參與。好像,孩子在他們心中,就是任人擺布的“木偶”,只要聽話照做就好。管得太多,很容易使孩子滋生厭煩心理。
3、父母不太會好好說話
有的孩子剛開始是很愿意和父母交流的,這真的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情了,一來可以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二來說明家庭的氛圍很好,孩子是把父母當做朋友了。可是,有些父母不太會好好說話,聊過幾次之后,孩子基本就不愿意再說了。
和孩子說話孩子總是不耐煩家長該怎么做?
1、學會理解孩子
首先父母要明白孩子擁有獨立的人格和思想,他們并不是家長的附屬品。其次,家長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不要一味地強調自己的感受,只有這樣家長才能夠更加理解孩子的所作所為。
2、多傾聽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
如果希望成為一個善于談話的人,那就先做一個致意傾聽的人。家長要多給孩子機會表達自己心里的感受,多體會孩子的心情,只有知曉了孩子的真實意愿,家長們才能更好地與孩子進行雙向溝通。
3、對孩子的提醒點到為止
孩子們由于缺乏經驗所以經常會犯錯,父母們對于孩子做錯事應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同時學會放手,給孩子犯錯的機會,也給他們改正的機會。作為父母,我們可以給予孩子適當的引導和提醒,但一定要點到為止,切不可過于嘮叨。
4、放手讓孩子嘗試
因為生活中存在著很多潛在危險,所以父母總不敢讓他們去嘗試,害怕他們受到傷害,才會口頭阻止。但我們的孩子的內心總是充滿好奇,對未知的世界總是有著濃厚的興趣,又怎么會放棄這些有趣的嘗試呢?于是他依舊我行我素,甚至對大人的關心表示厭煩。所以當我們對孩子的說教顯得那么無力時,我們可以通過日常的關心來讓孩子知道我們對他們的愛,讓他們形成一顆感恩之心。
5、讓孩子自己承擔后果
家長要記住這一點,學習是孩子的事,既不是老師的也不是家長的。尤其是孩子進入初中之后,課程的難度增加,有時候家長想指導也無能為力。在這里,我們應該讓孩子自己去承擔作業和學習。作業沒完成被批評,讓孩子自己去承擔,考試沒考好,也是孩子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去反思。陪孩子做作業并不是完全不可,但并不是家長做,而是孩子做,家長的作用,就是適當引導孩子。
6、高質量溝通而不是高頻次
和孩子溝通是一件好事,但是要注重溝通的質量和時機,而不是抱著完成目標的心態去溝通。最好是看到孩子不開心了,或者有一些反常的行為時,再去找孩子溝通,傾聽孩子的煩惱。然后針對孩子的煩惱給予自己的建議,讓孩子產生一種意識:他在遇到困難時,可以找你商量。
上一篇:大人一說話孩子就不耐煩
下一篇:孩子說社恐家長怎么開導孩子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