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一說話孩子就不耐煩
小小馨欣兒吖
2023.12.09 11:39
410瀏覽
1回答
豪豪小寶寶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相信很多父母都會遇到這樣的時刻:做作業不積極,從不主動去寫,有的時候需要家長反復催促,還帶著不情愿的情緒拿起書包。超級會頂嘴,家長說一句,孩子要回懟一百句,振振有詞。面對孩子的這些難題,家長真的很頭疼。家長們不妨可以試試下面的方法,幫你輕松解決這一難題。
大人一說話孩子就不耐煩家長該怎么辦?
1、詢問孩子是理解的前提
不管孩子做了什么,我們應該做的第一步就是主動去詢問孩子,去了解孩子這么做的理由。這樣才能讓孩子主動敞開心扉,來和父母交流他們自己的思想。當我們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之后,我們才有余地去找到合適的角度,切入話題,繼而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
2、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對于家庭教育,家長們不應該抱著高壓的態度,嘗試用一些逼迫的方法去傳遞自己的價值觀。我們需要做的其實就是轉變一個角度看問題,讓我們與孩子之間的溝通都能充分考慮到孩子的理解角度。有我們多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欣賞他們的表現,他們也才會用同樣欣賞的眼光來看待父母,這是人與人交際之間很平等的一個原則。
3、放手讓孩子去嘗試
小孩的內心總是充滿好奇,對未知的世界總是有著濃厚的興趣。從好奇到認知,實踐這一關鍵環節是絕對不可或缺的。因為生活中存在著很多潛在危險,所以父母總不敢讓他們去嘗試,害怕他們受傷,于是不停的阻止。但我們的孩子又怎么會放棄這些有趣的嘗試呢,于是他依舊我行我素,所以當我們對孩子的說教顯得那么無力時,我們可以通過日常的關心來讓孩子知道我們對他們的愛。
4、減少對孩子嘮叨
嘮叨是家庭關系中的“大敵”。當父母準備用嘮叨的方式疏解和發泄內心的不滿時,不妨先想一想,這樣的嘮叨是否會有效果,是否有可能適得其反導致更糟的后果。如果一定要說,父母也要注意就事論事,不要漫無目的地嘮叨,把陳谷子爛芝麻的事都翻出來。若父母發現孩子不耐煩,或自己說太多,此時最好的辦法是停止嘮叨去做其他事情。
5、找準時機
父母與孩子溝通、交換意見,最好是在孩子有心理準備的前提下進行,這樣孩子不會覺得突然,對于父母的批評或建設性意見也易于接受。父母可以把溝通放在日常陪孩子散步、打球、入睡前等輕松自然的氛圍下,孩子心情較為平穩的時候,這樣更容易引導孩子說出心里話。
6、不講后果不批評
當你覺得孩子做的不夠好的時候,請你和孩子講事實不要講后果。講事實能引發孩子思考自己做的對不對,講后果孩子會理解成批評,心里不舒服了情緒上就會有抵觸,你后面話就不要想讓孩子聽進去了。你還可以告訴孩子你此時此刻面對這件事的感受,不要嘮叨埋怨更不要直接批評孩子,你講感受給了孩子感同身受的空間,孩子會更清晰的理解自己做的不夠好,對你講的話更能接受。
7、把建議埋進選擇題
如果你希望在不使用權威的情況下說服孩子按你的建議做,并巧妙的把你的建議告訴孩子,可以使用選擇題模式,給孩子至少二個選擇,讓孩子自己做決定。而這二個選擇都是你覺得可行的方法,無論孩子選A還是選B,都是你想要的結果,而孩子會因為是自己的決定而主動執行,開開心心皆大歡喜!
上一篇:兒子不愛與父母說話是什么原因
下一篇:為什么和孩子說話孩子總是不耐煩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