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了怎么教育
薇薇寶貝520
2023.12.02 17:06
452瀏覽
1回答
欣欣媽媽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犯一些錯誤,很多家長不管什么原因都會責罵孩子。家長這樣處理,不僅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而且往往事情得不到解決,還會傷害到孩子。
孩子犯錯了怎么教育?
1、和孩子一起彌補錯誤
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監護人,有義務幫助孩子彌補錯誤,并讓孩子參與到彌補錯誤的行動中來。這樣做,孩子才會覺得自己只是做錯了這一件事,而不是父母不喜歡我,不愿意幫助我。在和孩子一起彌補錯誤的時候,可以讓孩子自己提出彌補的辦法,這將促使他更多地思考自己的行為,增強他的責任感。
2、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有些孩子做錯事情后不愿意認錯,是害怕更多的人知道,擔心大家笑話自己。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媽媽家長應該小心處理,不要圖一時口舌之快,當眾挖苦、羞辱孩子,以避免對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傷害。
3、換位思考法
對于孩子的行為和一些想法,家長不能都以高姿態的成人思維方式去對應他們的幼兒思維方式,這樣的對抗懸殊之大。所以,我們應該換位思考,不要忘記,孩子才剛剛開始接觸世界,不能要求他們像我們一樣思考。
4、帶著孩子一起彌補錯誤
對于孩子來說,犯錯并不可怕,媽媽不用對孩子的錯誤反復挑剔,而是要始終陪伴著孩子,讓他對自己的錯誤能大膽的承認,并且積極的彌補,這對孩子成長有很重要的意義。在陪孩子彌補錯誤的過程中,家長最好不要給孩子物質上的獎勵,但不要吝嗇言語上的鼓勵和夸獎。
5、家長要和孩子談心
這個過程中家長要學會示弱、學會感謝和道歉,表達足夠的誠意。家長要耐心和孩子談自己的感受,并告訴孩子隨便發脾氣帶來的壞影響,讓他們知道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認,虛張聲勢地發脾氣也不能掩蓋事實的真相。如果孩子們理解父母的意思并按照正確的方法處理了事情,父母要對孩子表示感謝。
6、堅持動口不動手,動口也絕不高調
低聲調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緒平和些,也可使孩子抵觸的心理防線有所松弛,有利于親子之間的溝通。批評的本意,是對事物發表意見,工具自然是嘴和筆,若是對孩子動手動腳,當屬懲罰的范疇而越出了批評的界限,容易損害孩子的自尊心與自信心,養成自暴自棄的性格。
7、不必逢事都批評,錯誤也分大與小
若是孩子犯的錯誤只是一些日常的小錯誤,比如作業沒寫完就跑去看電視了或是完成的作業質量不高就跑出去玩耍了等等,在這種情況下只需給孩子樹立規矩與懲罰,讓孩子將自己的事情放在心上,形成勇于擔當的性格。
上一篇:家長怎么教育孩子的方法
下一篇:孩子不愿意寫作業家長該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