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在學校跟同學相處不來怎么辦
小櫻桃的mm
2023.11.04 18:55
816瀏覽
1回答
董成鑫520
女兒在學校跟同學相處不來怎么辦?
1、了解孩子與同學之間相處的情況。讓孩子詳細說出與同學之間的相處,讓孩子表達與同學相處時的感受。幫助孩子分析與同學相處時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同時家長也要向老師了解情況,多方面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然后針對孩子與同學相處的表現,幫助孩子梳理關系,然后教孩子如何面對。
2、多鼓勵孩子和同學一起玩,并且教給他如何處理同學之間矛盾,迅速解決矛盾得到同學的信任。家長可以交給孩子處理同學之間矛盾的方法,讓孩子迅速解決自己與同學之間的矛盾。有的媽媽認為孩子只需要學習好就可以,不需要和其他的孩子來往,也不需要朋友,或者只結交學習好的同學作為自己的朋友。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被同學孤立。
家長適當地放開自己控制孩子交往的手,多鼓勵孩子和同學之間相處,能和同學打成一團,有自己的好朋友。
3、遇事多用“請”“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和同學有分歧的時候,學會從她的角度考慮,尊重同學提出的見解。孩子都很喜歡找同學一起玩,現在孩子大部分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如何和其他人交往。然而孩子們缺乏交往的經驗,能力,在這過程中就會產生各種矛盾,所以有必要教給孩子怎么和同學相處的準則。
告訴孩子要尊重同學,對同學有禮貌,多關心和幫助同學。“請”“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掛在嘴巴,和同學有分歧的時候,學會從她的角度考慮。尊重同學提出的見解。同學有困難,或者有難題,可以幫助同學解決。
4、讓孩子多提升自身能力,多參加班級組織的各種興趣組,跟同學搞好關系互幫互助。家長多培養孩子自身的各項技能,比如運動能力,各種興趣愛好等,有一技之長孩子在面對同學時更有自信,和他們有共同的語言。交流起來是就變得容易多了。孩子多參加團體活動就會增加他們交流的機會。
5、制定一個合理的人際交往目標。讓孩子想想:我可以爭取這周打斷同學說話的次數比上周少一半或者只打斷他們三次;我這周主動邀請同學的次數要比以前多一次、兩次,或三次。讓孩子自己定次數,把模糊的行為描述數量化。
要知道改變一個習慣是很不容易的,如此這般地量化,小步子出發,孩子才不會有畏難情緒,在一次又一次慢慢的改變中,新的習慣便悄悄習得了,這也是把行為量化的另一層用意所在。有的行為做減法,有的行為做加法,步子不用邁得太大,成長需要時間,讓孩子慢慢來,漸漸體會到自我效能感,由此在人際交往上就會越來越有信心了。
6、有意識地培養共情能力。共情能力是父母培養出來的。當孩子在鬧情緒的時候,父母進行“共情式”的溝通,接納孩子的情緒,看見孩子情緒背后的需求,隱含的缺憾或期待,教會孩子處理負面的情緒。另一方面與孩子交流的時候,多表達自己的感受,給孩子良好的示范。
有了共情能力的孩子,才能看懂他人釋放出來的社交信號,理解同學的想法,感受到朋友的情緒,會用同理心的方式來回應他人。人與人交往靠的不僅僅是技能,而是真正用“心”!
上一篇:孩子在學校膽子小怎么辦
下一篇:如何讓孩子愛上學校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