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如何復習
小言的媽媽
2023.01.10 14:31
572瀏覽
1回答
辰明媽媽
孩子在復習歷史的過程中,要可以去把課本知識給貫通起來。而為了融會貫通,去使繁雜的知識,變成簡化的知識,孩子就最好能用圖表來表示。這樣就會使這些知識,看起來一目了然,也就便于孩子去記憶,運用,也就能在孩子的頭腦中,形成歷史知識的網絡系統。
高中歷史如何復習?
1、做好整理錯題的工作,重點復習錯題
這個階段的復習,主要是夯實基礎,穩扎穩打,做到最基本的記清和記熟知識點。所以在平時的練習中,也建議學生把錯題收集起來。沒有必要把每道題謄錄下來,但至少應該把卷子和練習冊上的錯題保留和整理一下。
同時要做錯題分析,分析出每道題為什么錯、是因為哪句話沒看清楚,或者哪個知識點沒記牢固導致,而正確答案又為什么對,它的合理性在于什么。
2、中外結合
由于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是分別編寫的,講授時也基本是彼此獨立的。這就容易造成中外歷史歷史的割裂,顧此失彼,破壞高中歷史知識的系統性。因此,總復習時要將中外歷史有機地融為一體,盡可能地把中外歷史教材里的相關內容結合起來,按歷史發展的脈絡,比較聯系,對照復習,整體把握。
3、史論結合
這既是高中歷史學科考試中,文字表達的一項能力要求,又是歷史學科本身的一個特點,也是學習高中歷史應當遵循的原則和方法。在備考復習中,要堅持史論結合,在綜合、分析、歸納、簡化歷史知識結構的同時,做到有史必有論,有論必有史,論從史出,史由論統,史論一致,相輔相成。
4、練講結合
練是實踐,實踐出真知。考前進行有一定量、有度、有序的強化訓練,十分必要。可在認真學習研究新課程標準的前提下、透徹把握高中歷史教材的基礎上,參照前幾年試題的題型、題量、難度、特點,精心篩選加工出幾套綜合性、科學性、典型性以及知識、能力和思想都貼近考試的模擬試題,進行"實戰演習"。
高中歷史有什么好的學習方法?
1、三個境界和四個方法
歷史不僅僅指歷史上客觀存在著的史實,還包含著人們對這些史實的評價;不僅僅是“是什么”的問題,還有“你認為是什么”的問題。也就是說,歷史由史實和史論兩部分構成。既然如此,那么歷史學習就不能只是單純的、簡單的、機械的記憶一些歷史知識,還應該追求更高層次、更高境界。
2、預習—筆記—思考—溫習
我們常說,習慣影響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可見良好的習慣多么重要。學習更是這樣,好的學習習慣可以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習能力。歷史學習要養成四種好習慣:即不經預習不上課,不動筆墨不看書,不經思考不提問,不經溫習不作業。要養成預習、筆記、思考、溫習的習慣。
3、歸類記憶法
整理、歸類歷史知識,可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不僅便于學生記憶,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例如,中國古代史講完之后,可把教材內容按中央集權制度、社會經濟發展、賦稅制度的演變、土地制度的發展、科技文化的發展、民族關系、對外關系、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等進行歸類。
上一篇:五年級閱讀理解差怎么辦
下一篇:四年級數學不好還有救嗎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