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孩子成績不穩定的原因
含含媽媽
2022.07.11 18:10
857瀏覽
1回答
步琳萌新
成績忽上忽下,在中學生中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但是這種現象卻是同學的痛苦,甚至有的為此感覺到迷茫,手足無措。那么,為什么小學孩子成績不穩定呢?
小學孩子成績不穩定的原因:
1、鉆研精神不夠
學習中的鉆研精神不能失去,遇到不會或不確定的知識必須搞清楚,不能放過學習中每個細節,知識是邏輯性很強的思維模式,既要掌握基本知識,又要學會深度學習。
完成作業只注意數量,不考慮質量。被動學習很難提高質量,帶有目的性的學習,學生才有積極的思維活動,學習才有動力。
2、基礎知識不扎實
學習流于形式,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都知道,對知識的理解不深刻,不求甚解,只理解表面知識,沒有掌握知識之間的聯系。
簡單的問題會做,遇到稍微難一點帶有綜合性的問題,無從下手。實質問題是學習態度,學習態度是指學生對學習機器學習情境所表現出來的一種比較穩定的心理傾向。
3、知識之間掌握存在漏洞
考試的時候如碰到自己比較生疏或不會的問題就容易影響考試成績,如果遇到都是自己比較熟練的知識點就考得不錯。這樣的情形屬于基礎不穩定,可塑性比較強,有可能上升到優秀水平也可能下滑到偏低水平。
4、態度問題
一般同學第一次月考如果沒有考好,自己就會很難受,接下來的一個月就會努力學習,這樣很容易在下一次考試在排名上有一個上升,但是一旦成績上去了,就又會疏忽,顯而易見下一次成績就會下落。
小學生提高成績的學習方法:
一、勤總結,多反思。每次學完一章都要復習筆記,家長更要督促你,因為孩子的自制力有限,大人也不能天天反思,何況孩子。這方面,家長要及時詢問孩子最近的收獲和不足,以此來促進。
二、制定嚴格的作息時間表,從小注意習慣養成。該玩就玩,該學習就學習,勞逸結合,學習效果會更好。但不要一味放縱自己,還要養成自律的習慣。
三、學會專心學習,而不是兩者兼而有之。上課跟上老師的思路,養成認真聽講的好習慣;課前認真完成作業,及時糾正作業錯誤。不耽誤,不逃避,一天一天的完成,養成守時的好習慣。
四、根據自己目前的學習進度,制定相應的預習復習計劃。家長和老師也可以給一些指導,教孩子如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孩子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知道采取什么步驟解決實際問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上一篇:五年級的孩子成績差還有救嗎
下一篇:孩子小學5年級數學很差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