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理解能力差怎么提高
宸熙宇媽媽
2022.07.19 18:07
534瀏覽
1回答
愛寶寶hhh
小學生年齡較小,看問題比較直觀,對于淺顯的問題他們反應較快,有時甚至不經過思考,張口就說;但對于稍難的內容,就抓耳撓腮,不知從何處入手。針對這種情況,可進行逐步的引導,啟發,多看有關類似的文章,多進行相關提升的訓練,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練習。
小孩子理解能力差怎么提高:
一、進行擴詞的練習。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多鼓勵他們進行擴詞的訓練,由字到詞,看似簡單,實際上非常考驗小學生的見識面,不斷的組詞擴詞訓練,可以讓他們對所學的字詞加深理解,打好提高理解的基礎。
二、多進行造句的練習。
造句是低年級學生經常做的題目,但我現在說的造句,大多是口頭上的造句,增加造句的練習面。我認為這樣的練習是學詞后的提升訓練。學生們只有理解了詞語,才有可能造出通順合理的句子,多進行造句方面的練習,會激發學生們積極地進行思考,為以后寫話打下牢固的基礎。
三、練寫段篇,讀寫結合。
到了中年級,寫小習作是必不可少的,但學生一開始寫,還是有難度的,這時,可先鼓勵他們去讀,讀別人簡單優秀的小短文,讀完后,老師可加以引導,為什么別人會這么寫,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要是你寫會怎么寫?為什么?這樣多次練習后,學生就能自然而然形成自己的觀點,會寫了,理解也就不在話下了。
四、要重視親子共讀。
只有和孩子共讀一本書,才可以和孩子交流,對孩子的情感及認知等給予適時的點撥和提高。家長不缺失孩子的成長才可以豐富孩子的知識和情感,才能讓孩子的理解能力隨著閱歷的提高而提高。
五、通過閱讀提高理解力,大量閱讀。
孩子的閱讀能力和聽力在12歲左右才能到達一定的程度,在此之前,多數孩子聽力比閱讀能力強,需要多聽和共同閱讀故事,較深程度的看懂還做不到。所以提倡家長多和孩子一起讀書,讀完后針對故事主題情節,甚至價值觀的正確與否展開討論,達到讀并思考的目的。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