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怎么提高
元氣滿滿的函函
2022.07.12 17:54
771瀏覽
1回答
仙女晨晞
閱讀理解能力對于學習語文可以說是重中之重,閱讀理解是一種綜合能力!包含認讀能力,重點內容理解能力,文章結構表達形式的理解能力,作者觀點與思想的理解能力,還包括鑒賞能力,和活學活用的能力,這當中必然是有技巧可言的,也是老師在課堂上著重講解的內容,但是要提高,技巧只是一個部分,提高閱讀能力必然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
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怎么提高:
一、理解詞語
詞語理解是提高小學生閱讀和表達能力的一個先決條件,只有理解了詞語的意思,才能讀懂句子、片段和整篇文章。因此,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要從理解詞語入手。
第一,指導學生充分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注重學生對文中的詞語進行準確理解,這是小學閱讀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
第二,學生要有使用工具書和查閱工具書習慣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學科,學生要掌握語文知識,形成語文能力,離不開字典、詞典等不可缺少的工具。在學習中,若是直接告訴孩子詞語的意思,就有點越俎代庖的做法,無形中造成了學生對字詞理解能力的低下,從而影響了語文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工具書的使用一定要改變。
第三,教會孩子同一詞語在不同語境中的對比理解。如“功夫”一詞在不同的句子就有不同的意思。
二、理解句子
1、聯系上下文讀讀、想想來理解
有些句子單獨理解較難明白,如果聯系上下文就容易理解了。
如《金色的草地》,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這句話中草地到底為什么可愛,蒲公英為什么有趣呢?聯系上下文讀一讀就知道了。原來,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花朵張開時,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攏時,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變成綠色的了。因此,草地可愛,蒲公英有趣。讀句子,聯系上下文讀,直至讀懂意思,這是理解句子最基本的方法。
2、通過演示動作來理解
有的句子中有一個或幾個連續動作的,孩子們可以邊讀句子邊做動作幫助理解。如三年級《爬天都峰》這篇課文中這一句:“我奮力向峰頂爬去,一會兒攀著鐵鏈上,一會兒手腳并用向上爬……”在讀時,只要加一個動作演示一下,孩子一下就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
3、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來理解
課文中有些句子,如寫景寫場面的,一般可以通過想象,聯系生活中、電影電視中看到過的情景去理解,就會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句子的理解當然不成問題了。
4、引導理解關鍵詞來理解
孩子不理解句子的意思,經常是因為句子中有不理解的字、詞。有時句子中并沒有什么新詞,而是因為句子中用了這個詞的引申義或這個詞處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有其特定的意思。這時,理解這個詞語就成為正確理解句子的關鍵。
三、激發學生主動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把閱讀當作一種興趣、休閑活動,從中獲得各種知識,從而提高語文素養,這是非常有用的。因此,培養閱讀興趣是十分重要的一點。人有學步時,讀有起步時。在開始閱讀階段,學生的興趣是最重要的,只要他喜歡,閱讀的書目其實都是不限的,只要有讀書的興趣,從愛讀書,到讀好書,一點一點轉變也是來得及的。
四、正確閱讀的方法
1、三讀法
(1)瀏覽性的泛讀。對大部分淺顯易懂的書或閱讀價值不高的書籍報刊,可采取瀏覽法,即“隨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內容,或通過看標題、目錄、內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2)探求性的速讀。有時讀書是為了達到某個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項任務,如尋求某個問題的答案,專門搜集某方面的知識等,這就要求“一目十行”。快速閱讀的奧秘在于讓大腦跑在眼球前面,掌握快速閱讀的孩子每分鐘能讀200多個字,未受訓練的每分鐘只能讀八九十字。速讀能求得新知識新信息成倍成倍增長,趕上時代發展的需要。
(3)品味性的精讀。對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質兼美的優秀作品,需要靜心細讀,體會立意構思,揣摩布局謀篇,欣賞妙詞佳句,像人吃東西那樣,經過細嚼慢咽,才能把書中的精華變為自己的知識營養。有的好文章要反復地讀幾遍,甚至熟讀成誦。
2、“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方法
(1)圈點勾畫。即用相關的符號在書或文章上記錄下自己閱讀時的見解、感受,或愛,或憎,或疑,或思,如用“。。。”、“?”、“┄┄”符號分別標示重點詞句、疑難困惑、偏差錯誤等。
(2)作批注。即在文章旁邊寫出自己的見解和感受。可以品評遣詞造句的精妙,寫出自己的理解、體會和感想,可以談談對同一問題的不同見解或由此引發的聯想,還可以指評原文的紕漏等。
(3)品味性的精讀。對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質兼美的優秀作品,需要靜心細讀,體會立意構思,揣摩布局謀篇,欣賞妙詞佳句,像人吃東西那樣,經過細嚼慢咽,才能把書中的精華變為自己的知識營養。有的好文章要反復地讀幾遍,甚至熟讀成誦。
(4)作卡片。為了便于記憶和積累,鼓勵學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斷、佳詞妙句等寫在卡片上,以隨身攜帶,隨時翻閱、背誦。
(5)進行再創作。包括續寫、擴寫、縮寫、改寫等形式。改寫又包括改人稱、改寫法、改體裁等。
以上“動筆墨”的方法,要根據學生年級不同,在要求上體現差異。低年級主要是圈點勾畫、作摘記、作卡片;中年級編提綱、作批注;高年級寫體會、再創作。
3、邊讀邊思考的方法
邊讀邊思考是閱讀的基本要求,也是其他各類方法的基礎和前提。應通過概括內容、復述原文、體會思想感情、分段分層、理清文章條理等多種形式的專項訓練,引導孩子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較、綜合、聯想等思維方法,達到以讀促思、以讀促寫的境界。
為什么一定要培養閱讀能力?
1.閱讀能力是自學能力的核心。學習任何學科,都需要閱讀教材,閱讀理解能力好,才能夠從書本上獲取信息。參加任何考試,也同樣需要閱讀試題,這樣才能準確理解題目,才有可能獲得高分。
2.能幫助孩子拓寬視野。顧炎武說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二者相輔相成,書籍向兒童打開了通往世界的大門,喜歡閱讀,善于閱讀的孩子,將擁有更加寬廣的視野。
3.能幫助孩子提高寫作水平。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如果一個孩子不喜歡閱讀,腦中空空,又怎能在遣詞造句的時候得心應手呢?
4.閱讀能力影響著孩子的品格塑造。高尚的作品對于人性格的形成有重大作用,經常閱讀經典名著,比如《戰爭與和平》《海的女兒》等作品,可以讓孩子明白真假、善惡、美丑,成為更加真誠、善良、勤奮的人。
上一篇:快速提高物理成績的10個方法
下一篇:孩子二模成績猛烈下降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