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數學差的原因是什么
步琳萌新
2022.10.21 20:46
552瀏覽
1回答
豪豪小寶寶
很多孩子的數學成績差,大多都是因為,以前的基礎知識沒有掌握好。而這樣就會讓自己陷入惡性循環。所以想要學好數學,就要補齊原本薄弱的知識點。而家長也可以給孩子,去輔導以前的知識點,鞏固孩子數學的基礎知識。
小學生數學差的原因是什么?
1、基礎不好,不夠扎實
學習過程中,數學定義、公式記憶不熟練,基本解題步驟和方法掌握得不扎實。這樣的同學在平時看書的時候,覺得這些差不多都會了,但一遇到考試,才發現實際上還有很多知識并沒有完全掌握,經常遇到做題模棱兩可的苦惱。
2、沒掌握好學習數學的方法
在學習的時候,雖然對相關知識的概念、公式、基本解題方法暫時都記住了,可并沒有及時應用,其中的解題方法,得不到及時的鞏固,這樣時間一長就會發現,之前靠短時記憶的內容竟然都忘了,或者基礎的題型,稍加變型就不會做了。
3、邏輯思維能力和習慣有所欠缺
每個人思維能力各不相同,思維習慣也各有所長,有些同學,比較偏向形象和感性思維,對于數學的數字,和邏輯思維相對較弱。這樣的同學,對于數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解方面不會有太大問題,但可能在遇到一些,相對較難的題的處理上,會感覺比較吃力。
怎么才能學好小學數學?
1、筆記預習法
在書上做簡單的筆記,在看完窗口內容后,把自己的理解、體會或獨特見解寫在書上的空白處;其次,可以做摘錄筆記,就是預習后,在筆記本上摘抄,并在課本上劃出重點概念、公式等等,以加深對重要知識的記憶、理解。
并簡單地記下,預習過程中的疑惑,和不解之處,不明白的地方作為上課學習的重點,這樣才能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聽課,也可以記錄自己在預習中的收獲。
2、動手操作預習法
對于公式的推導等,操作性較強的知識,要求同學在預習過程中,親自動手去實踐,通過剪、拼、折、移、擺、畫、量、觀察、比較等活動,體驗、感悟新知識。因為課堂中有動手操作的內容,自然少不了要通過熟悉教材,了解操作過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等,在課前準備好。同學只有親歷了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才能知其所以然。
3、學會主動預習
在未講解新知識之前,認真閱讀教材,養成主動預習的習慣,是獲得數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因此,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學會在老師的引導下看書,帶著精心設計的思考題去預習。
如自學例題時,要弄清例題講的什么內容,告訴了哪些條件,求什么,書上怎么解答的,為什么要這樣解答,還有沒有新的解法,解題步驟是怎樣的。抓住這些重要問題,動腦思考,步步深入,學會運用已有的知識去獨立探究新的知識。
4、聽課不要僅僅是聽,重要的是要思考
一些學生對公式、性質、法則等背的很熟,但遇到實際問題時,卻又無從下手,不知如何應用所學的知識去解答問題。例如這道題,把一個長方體的高,去掉2厘米后,成為一個正方體,他的表面積減少了48平方厘米,這個正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同學們對求體積的公式,雖記得很熟,但由于這道題,涉及知識面廣,許多同學理不出解題思路,這就需要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逐漸掌握解題時的思考方法。
上一篇:怎樣提高小學數學成績
下一篇:六年級數學成績不好怎么提高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