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
櫻花雨888
2022.08.17 16:29
596瀏覽
1回答
王心寶貝5201413
數學的本質是一種思維方式,具有抽象化、概括化等特點。數學思維是什么呢?總結起來就是,用數學的觀點,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是搭建數學世界,最重要的根基。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
1、來源于生活
對孩子進行數學思維啟蒙,要遵循“大道至簡”的道理,在生活中體驗,并運用于生活中,不要讓孩子覺得數學是多么深不可測的東西。要讓孩子自己觀察、自己接觸,在這個過程中,父母通過引導可以很輕松地啟蒙孩子的數學思維。
讓孩子感受到,在他的周圍隨處都有數學的存在。我們需要的只是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能在生活中處處看到數學,才能隨時隨地去啟蒙孩子的數學思維。
2、在經驗中獲得
孩子的成長是在實踐中、活動中獲得的,因此最好的啟蒙就是讓孩子從自己的經驗中獲得。
這主要是由這個時期孩子的思維特點決定的,讓孩子在情景中去體驗,他獲得的經驗比僅僅從書本上靠死記硬背得來的知識要印象深刻得多,并且對于孩子自己思維的啟發很有幫助。
3、激發興趣,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根據學生心理特點,有意識地挖掘教材中的,學生自身生活,需要因素,使其明確知識的價值,從而產生思維的動機。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需在興趣盎然的思維過程中去培養。
可多提供富有思考性的問題,精心設計一些競賽性的練習題,使學生思維活躍,樂于思索,寓思維訓練于游戲之中。
孩子怎么做才能提高數學成績?
1、培養認真審題的習慣
認真審題是正確解題、準確計算的前提。小學生因審題不嚴而導致錯誤的現象較重,原因是一方面學生識字量少,理解水平低,另一方面是做題急于求成,不愿審題。
因此,要引導學生認識審題的重要性,增強審題意識。同時,還要教給學生審題方法,建立解題的基本程序如審題—列式—計算—驗算—作答等,把審題擺在解題過程的第一位。
2、培養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小學數學課堂作業較多,一些能力強的同學做的快、算的準,他們做完后便迫不及待的報出解題方法和結果。
這使得一部分做題較慢的同學,不假思索的照抄他們的結果,時間長了,這部分同學就養成了懶于思考的不良習慣。因此,培養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前提。
上一篇:四年級數學成績差怎么辦
下一篇:四年級數學提高小妙招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