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改掉孩子的壞毛病
2023.11.21 10:27
286瀏覽
相比好習慣,壞習慣的養成則非常容易,根本不需要什么21天,兩三天就能初步養成,就算再優秀的孩子,多少也有一些壞習慣。那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呢?不妨試試下面這幾個方法。
怎么改掉孩子的壞毛病?
1、給孩子制定規矩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就是家長給孩子提前設定好的大方向,也是一種護欄,避免孩子受到傷害,也防止孩子因為無知隨意傷害別人。跟孩子確定好行事的邊界,做得好要有獎勵,做得不好,該懲罰的就要懲罰。不要等到孩子做錯了事情,家長再來告訴孩子“這樣是不對的”。那個時候的孩子已經養成了壞習慣,很難糾正,也會對家長的“事后諸葛亮”產生抵觸心理。
2、與孩子保持溝通交流
有了規矩之后并不是萬事大吉,就可以放手不管了。家長還需要保持對孩子的關注,表達出“我正在注視著你”的情緒。這時候溝通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在放學后、吃晚飯的時候、睡覺前都可以跟孩子聊聊在學校發生了什么事情。家長可以借此表達對孩子的關心,了解孩子的生活狀態和心理狀況。
有些家長會發現自家孩子,寫作業或考試時總有粗心的毛病,經常把數字或字寫錯、字寫半邊、沒標音調、句子寫一半、題算了一半漏了一半、忘記標點符號、沒填最終得數......但其實所有的都會,但就是有點粗心大意、毛手毛腳,那么,孩子做題粗心大意該怎么克服呢?
怎么改掉孩子做題粗心大意的毛病?
1、非常手訓練
一些低年級的孩子考試時常常會有跳字、串行的問題;有的孩子還會不看要求就答題,結果答非所問,成績自然不理想。
如果你的孩子有這種問題,非常手訓練就是一個不錯的訓練方法,幫助孩子改掉毛躁的壞習慣。我們可以讓孩子用左手(如果孩子是左撇子,就用右手)練習寫字。寫字時,孩子要一邊用手指字一邊讀。這樣同時調動了孩子的手、眼、口,就牢牢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注意力提升了,錯誤也就消失了。
2、找關鍵
孩子做得不夠好,不能簡單歸結于粗心。那會讓孩子很容易原諒自己,而沒有找到實質性的問題,無法采取相應的彌補措施。作為家長,我們要理性分析,找到孩子粗心背后的原因,比如專注力,責任心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多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相信孩子很快就會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的。
怎么改掉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
1、家長不要給孩子貼“粗心”的標簽
經常聽家長對著孩子說,“這孩子就是粗心”。孩子聽多了這樣的話,就認為自己學得挺好,孩子在做錯的時候,也往往將一些簡單的問題歸結于粗心,而忽略了問題背后的真正原因。家長在檢查孩子的作業時,看到孩子做對的題,適時表揚和鼓勵孩子,被鼓勵的孩子會做的更好,慢慢孩子會改掉粗心的毛病。
2、教會孩子自我檢測
粗心大意的孩子往往做事急躁,做什么都要講究速度上的快,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能把事情做完,就是皆大歡喜。這樣的想法會導致孩子在做題的時候沒辦法沉下心,經常會在一些細枝末節上出錯。所以家長在輔導孩子學習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學會自我檢測。做完了習題,讓孩子再一題一題的認真檢查,檢查完了再讓孩子對照參考答案進行修改。
孩子拖拉的毛病是日常生活中養成的不良習慣,這個不良習慣既然可以養成,自然也是可以改變。但需要注意的是,習慣的養成和改變都是長期的事情。家長要在其中保持好耐心,穩定好情緒,不要因為孩子拖拉隨意斥責,不然難以改變孩子拖拉的毛病。
怎么改掉孩子拖拉的毛病?
1、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識
要讓孩子改掉磨蹭最根本的目標,我們是要讓孩子能夠有自我管理的意識,能夠進行自我的管理。這個過程中間除了我們家長進行必要的引導和約束,我們更多的是要調動起孩子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
2、要鼓勵不要斥責
一旦責罵孩子后,他會更磨蹭,一方面是孩子開始分神做不好,另一方面是孩子的抗拒心理,甚至會出現叛逆。所以,面對孩子磨蹭,一定要收起怒氣。當孩子做某一件事做得快時,一定要表揚,多表揚也是為孩子增加動力的一種方式。
怎么改掉孩子犟嘴的毛病?
一、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作為家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若是孩子一和父母犟嘴,父母就忍不住想要訓斥孩子,甚至想動手把孩子教訓一頓,這樣脾氣暴躁的家長,很容易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
二、給孩子緩沖時間。
孩子在玩或看電視時,大人如果命令他立即停止,孩子一下子不能從原來的活動中脫離。遇到這種情況,不妨給孩子一個緩沖時間,比如告訴他:“媽媽現在去刷牙,等刷完牙你就要關掉電視了啊!”或者告訴他,分針指到哪個數字就要去洗漱睡覺。讓孩子形成良好習慣。
三、尋找原因。
怎么改掉孩子不愛說話的性格?主要的還是要靠父母幫助。父母需要多鼓勵孩子,培養孩子信心,給孩子力量,另外,父母還需要多帶孩子出門,無論是郊游還是會客,多給孩子創造與人交往的機會。只有見得人多了,說得話多了,勇氣又足夠了,孩子才會改變不說話的性格。
怎么改掉孩子不愛說話的性格?
1、與親友鄰里互動
親友鄰里間的互動,可以為孩子的人際關系創設一個良好的社會交往環境。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到鄰居家串門,或邀請鄰居家的孩子到自家來玩耍,這是比較安全、便捷的交往途徑。
2、進行戶外活動
經常帶孩子到郊外、公園等公共場所去玩耍,讓他們有機會觀察、接觸不同的人群。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可以鼓勵孩子嘗試與初次見面的小伙伴一起玩,或讓孩子去問路、買東西等等,這也有助于提高孩子心理對陌生環境、人群的適應性,鍛煉他們的交往能力。
孩子脾氣暴躁需要及時改正,因為暴躁的脾氣會妨礙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而且孩子越大,孩子的脾氣就越難改變。家長應該通過日常相處了解孩子,知道孩子會因為什么發脾氣,千萬不要和孩子硬碰硬,不觸及原則可以稍微避讓。
怎么改掉孩子暴躁的脾氣?
1、冷處理教育
孩子發脾氣或哭鬧時,家長最好的辦法是進行“冷處理”,即對孩子的哭鬧既不斥責,也不哄勸、遷就,而是先想辦法讓孩子離開現場幾分鐘,使其先平靜下來,再進行教育,以既寬容又不遷就的方式處理。
2、幫助孩子正確認識煩惱
許多孩子遇到事情,不想怎么處理,想考慮怎么生氣。這種情況,家長就需要讓孩子識到,生活中不少煩惱,其實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不值得生氣。
上一篇:父親脾氣不好對女兒的影響
下一篇:10歲孩子罵父母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