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歲叛逆期兒童如何應對
2023.12.18 16:14
291瀏覽
7-9歲兒童進入人生第二階段的叛逆期,可能會胡作非為,也可能只是開始更多的反對家長的意見,這都是孩子成長的標志,家長不要擔心,也不要焦慮。多去了解一下叛逆期孩子的心理,就能穩住自己的心態,增加自己教育的底氣,同時也能很好的引導孩子的叛逆心理。
7-9歲叛逆期兒童如何應對?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計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多了解孩子,與孩子、孩子的老師多溝通,盡量對孩子在學校表現有一個全面把握。多一份了解,就少一份誤解。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也能明白怎樣去引導。
2、學會換位思考
每個家長都是從叛逆期長大,所以更應該理解孩子的表現。其實家長要做的很簡單,試著跟孩子換位去思考同樣的事情,那么很快就能知道孩子表現抗拒的原因。一旦找到了共鳴,相信父母內心的怒火也會消失一大半。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過這種經歷:孩子小時候乖巧又懂事,但是一到7、8歲,就好像變了個人,開始跟家長唱反調,甚至故意做出一些給家長添亂的事情,比如不好好吃飯、故意賴床、把臥室弄得亂糟糟不收拾、開始說謊……這令很多家長都感到頭疼,不知道如何以正確的方式來應對孩子的種種“叛逆行為”。
7-9歲叛逆期兒童如何應對?
1、了解孩子叛逆的動機和原因。
如果孩子叛逆的話,家長首先要了解孩子叛逆的動機和原因,從孩子叛逆的動機和原因針對性地尋找改善方法。
2、制定科學的規則。
叛逆期的孩子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挑戰父母、挑戰規則。但在孩子打破規則以后,其實對于新規則還是有一定追求的,家長應該科學制定適合孩子的新規則,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當孩子擁有足夠的安全感以后,就會感到滿足,也就不再叛逆了。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孩子的叛逆期一共有三個階段,分別在2-3歲、7-9歲和12-18歲,其中7-9歲是兒童叛逆期。在7~9歲時,孩子開始上學,他會覺得自己已經是個小大人,會經常很任性地對抗父母的想法,有時候又會表現十分依賴父母需要父母照顧。;另外,對外界懷有探界的心理,不過也有例外,比如有的七八歲孩子就會撒謊。
7一9歲兒童叛逆期特點
1、覺自己已經長大,不需要父母再從各方面管束自己,用不聽話來抗議父母的管束。七八歲的孩子感覺自己具備了很強的能力,覺得父母管自己很多余,當看到父母還把自己當兩三歲的孩子那樣來呵護管束,告訴自己這也不可以那也不可以,就會有很強的逆反心理,與父母對著干,你不讓我這樣,我偏要這樣。
2、開始追求完美,對一件事會反復琢磨,希望做到自己認為的最好。七八歲的孩子對完美有了自己的理解,無論是做作業還是玩游戲都想做到最好,對一個字如何寫才寫得漂亮會反復琢磨,父母如果能夠抓住孩子這種追求完美的心態,很容易培養出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3、不太喜歡跟小朋友一起玩,開始喜歡在一個人的世界里與自己對話,容易陷入情緒化中。已經長大了的感覺一直控制著七八歲孩子的情緒,內心有一種傲視周圍人的感覺,這種感覺讓他們會常常陷入一種情緒化的狀態中。
4、易沖動甚至打人,比如爭搶玩具、不分享,嚴重時打人。
如果問什么問題最讓家長頭疼,孩子的叛逆期肯定是榜樣有名的,9歲孩子叛逆期怎么管教最合適?目前成了家長討論十分熱烈的話題,對于孩子的青春期叛逆行為,有些家長不知道怎么辦,任由孩子的發展,有的家長反映特別大,打罵孩子甚至會對孩子大打出手。但是這樣的教育方式能改善孩子的行為嗎?有些實踐過的家長說不僅沒有效果,反而叛逆的現象更嚴重了。
9歲孩子叛逆期如何管教最合適?
第一、耐心的和孩子溝通
面對這個時期的叛逆孩子,家長應該多交流,學會在評論前先聽聽孩子的想法和意見。
第二、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父母可以適當放權,有些事情可以由孩子自己決定,還不如讓他自己做決定。 讓他感到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認可。例如,對于愛好的發展,孩子不喜歡彈鋼琴,媽媽可以和孩子討論:是否有其他愛好,是否要發展這個愛好等,沿著孩子的興趣方向, 孩子開心,媽媽輕松,只有加強學習動力,才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叛逆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普遍存在的階段,很多孩子在這個時期會表現出挑戰和反抗家長的行為,這是孩子的正常表現,但是家長一定要做好引導,在引導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方式,方式不對,孩子只會更加叛逆。
9歲兒童叛逆期表現:
一、以自我為中心。如不能夠體諒父母以及他人的想法,對自己的內心世界過分關注,情感容易波動,總感到很孤獨,認為沒有人能理解自己,覺得父母總是對自己不好、想控制自己,不愿意和父母、老師分享自己的心事和思想等,甚至非常自私自利。
二、破壞性強。摔東西、拆玩具、亂寫亂畫、撕書、故意把玩具丟的滿地都是。
三、不愿意讓家長拉手,不喜歡父母叫自己“寶貝”或小名了,要求叫他的全名,衣服紐扣要自己扣,鞋帶要自己系,具有初步的自主意識,什么事情喜歡親力親為,不喜歡別人幫助他完成。
四、和其他孩子起沖突,易動手。和別的小朋友玩耍時,爭搶同一件玩具,爭搶先后順序,不愿意和別人分享玩具,但又愛搶別人玩具,嚴重時甚至打人。
青春期的孩子,思想上處于半成熟階段,有一定的自己的處事原則,希望得到尊重;有一定的自己的思想,希望能夠實踐;他們不再接受一味的指揮和控制,有一定的能力反抗,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進行著反抗的嘗試。因此想要教育好這個階段的孩子,家長一定要學會放手,減少對孩子的管制跟要求。
孩子的青春期叛逆期的情緒如何應對?
1、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情緒。
很多家長習慣用喊叫的方式管教孩子,因為一吼叫孩子就閉嘴了。經常采用大喊大叫的方式教育出來的孩子,很可能會有對別人人身攻擊,語言攻擊或者缺乏積極的行為表現,而且他也學會了你的處理方式就是大喊大叫。其實用輕聲細語來代替大喊大叫,比大聲的喊叫更容易讓孩子聽得進去,把孩子拉到一邊,小聲的認真的跟她說話,威力反而會更好。
2、和孩子溝通。
在實際生活中,父母和孩子溝通確實是挺難的一件事情,因為叛逆期的孩子,常常封閉自己,不愿意和父母說心事。這個時候,父母一定想辦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比如和孩子說說自己小時候的事情,或者陪孩子出去旅行,了解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叛逆是孩子自我建構、尋求獨立的途徑。在教育叛逆的孩子時,家長不要急于去糾正和批評他們,而應該意識到這是孩子尋求獨立的開始。
父母應該如何應對叛逆期的孩子?
1、學會理解孩子
誰都是從這個年紀過來的,我們要學會理解孩子,懂得孩子內心的想法,并且給予他們肯定和鼓勵!不要覺得孩子這些轉變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我們要知道,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也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過程,只有理解了孩子,我們才能夠走進孩子,更好的幫助孩子克服叛逆期的問題!
2、耐心的跟孩子講解
經常在一些公眾場合看到一旦有小孩做出一些不合適的行為舉止時,旁邊的大人就會立馬大聲呵斥。其實這種教育方法是非常錯誤的,因為大人的責備和呵斥并不一定能幫助孩子糾正一些不好的行為,建議大家應該耐心的跟孩子講解那些行為到底為什么不合適,當然也可以適當的對孩子進行一些小懲罰。
上一篇:小孩子不愿意上學家長怎么教育
下一篇:六年級不想讀書的孩子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