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離家出走的心理原因
2023.11.23 08:59
487瀏覽
孩子離家出走的心理原因:
1、家長的嬌寵
許多家長對獨生子女百般遷就,一旦家長力不從心,滿足不了孩子的要求時,被嬌慣壞了的孩子很有可能負氣出走,以此來威脅、要挾父母。
2、與家長的矛盾沖突
由于與父母產生這樣那樣的矛盾,少年很容易由沉默變為激烈的反抗,認為自己孤立無援,所有的人都與自己做對,最后憤而出走。所以,出走是代際沖突中的極端形式。
3、電影及小說的影響
面對孩子青春期叛逆、厭學,還有一個可能跟厭學有一定關系,那又相對比較獨特的問題,就是青少年的離家出走狀況。那么,青春期的孩子離家出走什么心理?
青春期的孩子離家出走什么心理
1、人際關系緊張
離家出走的中學生更重要的一點出走原因就是家長給他們太大的壓力,父母要求他們學習成績好,道德品質好,生活習慣好等等,并且父母的嘴里總是會用別人家的孩子來跟自己比較,這樣就會影響到父母跟孩子之間的關系,并且廣州京翰教育的老師分析,孩子們剛進入初中,他們要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和新同學新教師,所以就會造成心理壓抑,實在受不了的時候,他們就會選擇離家出走。
2、人格異常,厭學情緒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后,他們就會有自己的各種小秘密,不希望其他人知道自己的小秘密,所以就對周圍的人抱有敵意和戒備心理,這樣的孩子容易跟家里人產生矛盾進而選擇離家出走。廣州京翰教育的輔導老師表示,同學們進入初中學習后,學習壓力也挺大的,學習負擔重了,父母又在家里催的,然后自己就干脆離家出走,逃離學校和家庭。
據調查,每年約有100萬兒童離家出走。美國國家監管局估計,失控的年齡已經從平均16歲下降到15歲,38%的兒童年齡在14歲以下。找出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以及對應措施,讓我們來看看。
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以及對應措施:
1、從家長的角度來看,一些家長的教育還不夠充分,缺乏與孩子平等的溝通,甚至可能動手打孩子情況。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學習和家長表現出叛逆的態度。 與此同時,一些單親家庭的孩子沒有完全的親情,父母忙于謀生,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所有這些都促使青少年逃離家園。
2、從孩子方面來說,青少年心智還未完全成熟,情緒波動較大,遇事易沖動,不能較為理性地分析和對待實際問題;少數青少年由于受父母長期寵愛,養成了任性嬌縱的性格,一旦遇到不順心的事,他們常會采用一些“出格”的事情以示抗議,諸如頂撞長輩、我行我素等不良行為。
3.從學校方面來說,個別學校仍舊采用“填鴨式”教育方法,單方面進行硬性灌輸,致使學生感到學習是枯燥無味。加之日常教育工作流于形式,沒能及時發現學生心理上出現的各類新問題,或雖然發現但缺少深層次的溝通,不能從根本上解開學生的“心結”。
4、從社會角度看,一些娛樂場所如網吧、歌舞廳、臺球室等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年輕人的吸煙、飲酒、染發等不健康現象或受一些影視書籍的影響,都容易使他們刻意去模仿。在他們看來,社會上的那些“社會人”似乎“瀟灑”,過著“滋潤”的生活。
我們經常在社會新聞報道中看到,有一些孩子會由于各種原因,選擇逃避現實,離家出走,有的孩子能平安回來,有的會因此走上歧途,后悔終生。
青春期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及對策:
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
1、性格比較敏感
有的孩子是性格偏于倔強,自尊心過強,在青春期表現出抗挫能力和自我情緒調節能力較低,遇到問題時會變得更加沖動。這類孩子容易和父母長輩頂嘴沖撞,和周圍人產生矛盾沖突、受到批評和打壓時,會覺得自尊心嚴重受損,惱羞成怒的情況下會企圖通過離開家,逃出“牢籠”來脫離父母的“控制”,獨立自主的欲望十分強烈。
2、缺乏安全感
近年來,中學生離家出走的例子時有發生,因為涉及到青春期叛逆問題,如果處理不好,會讓父母焦頭爛額。解決孩子離家出走的難題,關鍵是做好預防,等孩子真的離家出走了再去找已經是晚了。
青少年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
一、逃避懲罰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絕不輸在起跑線上”,“處處要高人一等”,在這些思想的指導下,現在的孩子承受了很多這個年紀不應該承受的壓力。再加上很多父母不知道給孩子減壓,孩子在學業上只要有一點退步,就輕則威脅、重則打罵。青春期了,仍是如此,就會出問題。
父母要清楚,孩子青春期了,要叛逆了,他為了逃避懲罰會做出比小時候極端的多的事情,離家出走還是比較緩和的,他無非是想逃離一下避免沖突,像有些思想上更為極端的孩子,容易產生輕生的念頭;這在中學里,并不少見。
二、受到不良信息影響
一提到離家出走,我們就會想到叛逆的青春期,然而在現實當中離家出走并不是青春期孩子的專利,小學生也會離家出走。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孩子選擇以離家出走的方式來和父母對抗,這是為什么呢?父母又該如何處之呢?
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
1、家長無限溺愛
家長對孩子的溺愛,會讓孩子不尊重父母,肆無忌憚,更有可能埋下無限隱患:下一次遇到不能達成的愿望時,孩子很可能還會再來一次“離家出走”。
2、父母對孩子要求過高
遇到問題一味地指責。“青春期的孩子對自己格外關注,也是性格最為敏感的時期,一旦遭遇他人的否定,就會對他們造成自以為致命、難以承受的打擊,無法面對時,他們就會選擇離家出走。”
離家出走是許多父母面臨的棘手問題。尤其是處于叛逆期的孩子,更容易離家出走。但是離家出走對于未成年人來說是非常危險的,所以平時父母遇到這樣的事情都會非常激動,即使孩子回來了,也忍不住對孩子進行了體罰責備。但這種教育往往讓孩子再次離家出走。但是沒有教育,父母會覺得孩子的記憶力不長。那么當孩子離家出走回家時,父母應該怎么做呢?
一、不要打罵孩子
當孩子離家出走回來后,家長不要急著打罵孩子,可以先給孩子一個擁抱,然后告訴孩子自己的擔憂之情。希望孩子能夠了解爸爸媽媽是非常愛他的。
二、擱置一段時間再教育
叛逆期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見,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離家出走不會馬上回來,一般會選擇住在比較近的、比較要好的同學家。只要家長知道孩子的下落,并和同學的家長取得了聯系,那么家長也不要急著讓他回來。都在氣頭上,回來只會矛盾激化。住兩三天后,孩子自己就忘了。主動回來后,家長先向孩子承認不對的地方,孩子聽后會耐心聽你講道理的。
三、耐心聽孩子說,細心體會孩子的感受和需要
上一篇:孩子的叛逆期是多少歲
下一篇:孩子膽小怕黑怎么能解決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