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努力應該如何鼓勵
2024.05.11 11:22
226瀏覽
在現在這個時代下越來越多的孩子不愿意努力,不愿意上進了,出現了一種“躺平”現象,對于這種情況,很多家長都表示非常的頭疼,不知道該怎么辦?想要鼓勵一個不求上進的人,耐心和方法同樣重要,不要想著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立竿見影,需要我們長時間的通過言語和行動來影響他們,從而讓他們自己內心尋求自我改變。
孩子不努力應該如何鼓勵?
1、降低孩子對結果的恐懼
其實大多數時候,并不是他們真的放棄自己了,而是出于大腦最底層的自我保護機制,屬于一種防御心理,是害怕失敗。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真正讓他們害怕的并不是失敗本身,也不是失敗這個結果,而是任憑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沒有用,這是對一個人最徹底的否定,所以在他們努力嘗試了幾次以后,發現并沒有任何的改變,就會放棄努力。家長們要降低對孩子的要求,讓孩子用一顆平常心來看待結果。
2、不敷衍孩子
語言,是一種力量。同樣的一句話,如果說話的方式不同,帶來的效果也會不一樣,在鼓勵孩子時,家長千萬不要敷衍孩子。所謂敷衍,就是類似“你真棒”、“非常好”、“好厲害”之類的話,孩子聽上去就覺得家長的鼓勵很敷衍,哪怕家長其實沒有這個意思,但是孩子的心思是敏感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對孩子做的具體的事情做出表揚。
怎樣教育孩子,能讓孩子更好的學習?這個話題是天下所有愛孩子的父母親所關注的。那應該怎樣鼓勵孩子努力讀書,能讓孩子更好地學習,我認為,家長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應該怎樣鼓勵孩子努力讀書
一是養成喜歡看書的習慣。從孩子能看圖書起,就應主動陪孩子看書,給孩子講書中的故事,再引導孩子講給自己聽,也可以看自己的書,目的是使孩子不排斥書本。通過讀自己感興趣的書,培養讀書的習慣,慢慢養成靜下心來做事情的習慣,尤其是讀書的好習慣。
二是養成高效率完成作業的習慣。剛上小學,孩子不知道為什么讀書,家長不要只督促孩子寫作業,要主動陪孩子寫作業,隨時引導孩子改正不良習慣,包括邊寫作業邊吃零食、玩具不離手、擺弄身邊物件或眼睛專注環境的變化等,讓孩子專心完成作業,慢慢引導孩子養成高效率完成作業的好習慣,為在課堂上專注聽老師講課打好基礎。
三是教育孩子懂得知識改變命運。很多人面臨就業壓力時,才知道學習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如何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什么?
記得我家孩子小學五六年級時,暑假的一天下午,他非常嚴肅地問我:“為啥讓我學習,還得學習好,多累啊?”我當時想給他講大道理,覺得空洞,正趕上臨近有個建筑工地,我把他領到窗前,說:“看到光著膀子頭戴安全帽的那個工人叔叔沒?外面的天氣熱不熱?”他說:“熱。”我問他:“那個工人叔叔是不是也知道在屋子里面涼快?”他說:“是。”我又問他:“為什么,這么熱的天,他還要在那里干活?”他回答不上來。
青春期的叛逆,本質上是對孩子身體行為控制權的爭奪!家長的身份賦予了我們一種普遍的想法:孩子就應該聽我的!但孩子有其自身發展的規律和心理訴求。希望給為家長能夠認識到這一點,想要減少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叛逆行為,家長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和孩子好好溝通,走進孩子的心里。
應該如何跟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溝通?
1、主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家長要主動與孩子溝通交流。但是,必須不斷提醒自己跟孩子交流的目的是為孩子分憂,而不是跟孩子爭執。尤其不能用居高臨下的態度對孩子進行指導,而是要以商量的口氣向孩子提出建議。這樣就能有比較愉快的交流氛圍,不僅家長可以與孩子進行深入地交談,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為孩子出謀劃策,孩子也更愿意與家長交心,接受家長提出的合理建議。
2、平等是共同的基礎
放下成年人的架子和面子,把自己降到和孩子同等的高度,正視孩子的現狀。沒有人愿意仰著脖子聽你居高臨下來訓話,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更是如此。孩子更想得到的是一個平等的權利和機會,因此,當你放下自己所謂父母的身段,嘗試以平等的態度與孩子進行溝通時,你就會發現,他們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桀驁不馴。
在孩子需要學習的階段,很多孩子會出現拒絕上學的情況,無論家長說什么,孩子就是不肯上學。對此,還是建議家長們多去學習一些相關的家庭教育的知識,因為方法總比困難多,只要我們不斷的去嘗試教導,相信孩子會有所改變的。
孩子不肯上學應該如何引導?
1、追根溯源,走進孩子的內心
孩子是有屬于自己的思維的,孩子的內心產生不想上學的想法,也是通過大腦思維思考之后的結果。所以在面對這個問題時,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時走進孩子的內心,了解孩子不想上學的真正原因。只有這樣,父母才能采取相應的手段對癥下藥,徹底地完美解決問題。
2、必要的時候,給孩子一段緩沖的時間
孩子之所以會產生不想上學的心理,其本質上大多都是內心受到了相應的陰影或創傷。父母在準確了解到創傷原因之后,一定要對癥下藥,在外界輔助孩子的同時,也要給孩子充足的時間進行自我療養。甚至必要的時候,父母可以給孩子請一段時間的假期,讓孩子在遠離學校的環境里充分治愈自己,然后再全身心投入學校的學習生活中。
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感受到敵意,當他們認為對方有敵意的時候,自然會做出反抗的姿態,甚至是以過激的行為去對抗,這個時候,需要家長去理解孩子,而不是打罵孩子。身為家長也是從孩童時期過來的,應該共情和鼓勵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如何鼓勵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第一、不能一味的念叨
青春期的父母黃金準則就是不能嘮叨,少說多做。因為他們經歷了十幾年的灌輸式教育,會慢慢的產生疲勞感。在青春期是人生觀和價值觀完善的時候,他們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希望能迫切的表達出來,而且有獨立的意識,非常反感家長的價值觀植入。
第二、要雙向溝通
溝通屬于雙向性的,必須要讓孩子有機會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在一些比較小的事情選擇上應該給孩子充分的自主權,雖然一些大的事情不能讓孩子做主,但是也不能完全否決,應該先聽一聽孩子的真實想法和意見,不僅僅給予他們表達的機會,同時拉近親子之間的關系,了解孩子的價值觀。
早戀對孩子的學習跟身心危害很大,早戀會分散孩子學習的精力,導致他們的學習成績下降,另外,孩子在早戀中會經歷各種情感波動,特別是在分手時,他們會感到非常痛苦,從而出現焦慮、失眠等情況,因此家長要盡快解決他們早戀的問題。
孩子早戀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
1、旁敲側擊,看孩子如何回應。
家長發現孩子早戀了,可以裝作不知道,通過幽默的方式和孩子進行溝通,看看孩子的反應如何,這樣孩子心里也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也知道家長的想法的,現在的孩子都是比較聰明的。
2、尊重理解。
由于社會上反對早戀的呼聲很高。家長要充分理解小孩子這個時期的特點,允許和鼓勵孩子與異性的正常交往。尊重他們的隱私,不要私拆他們的信件及偷看日記。要加強溝通,及時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經常與他們交心,做孩子值得信賴的朋友。
對于高中階段的孩子,會遇到青春期和學習上的很多問題,這時候家長對孩子的關心和鼓勵是很重要的。作為家長,要給予他們積極的鼓勵和支持,讓他們感受到你對他們的認可和信任。幫助他們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和目標,并提供必要的資源和指導。此外,鼓勵他們參加課外活動,培養興趣愛好,提升綜合素質。還要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提供適當的休息和放松時間。
如何鼓勵高中的孩子
1、建立信任,需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支持和理解。
2、了解孩子。在與孩子交流時需要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
3、培養興趣。幫助孩子培養一些有益于發展的興趣愛好。
4、鼓勵激勵。在了解孩子的基礎上應該采取鼓勵激勵的方法,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和勇氣。
上一篇:13歲男孩叛逆期怎么教育
下一篇:小孩子偷拿家里的錢怎么教育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