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抗挫折能力的方法
2023.10.12 16:44
376瀏覽
我們為什么要對提高孩子抗挫折能力呢?不是單純的為了讓孩子吃苦受罪,而是要孩子提前適應一些困難,這樣孩子長大后就不會因為生活的困難而受挫。那么家長們知道多少關于提高孩子抗挫折能力的方法呢?
提高孩子抗挫折能力的方法
1.不要批評指責更不要過度安撫
有些家長在孩子受挫時,為了安慰可能會說“爸爸媽媽相信你是最棒的”。其實,這樣過度的安撫雖然出自好意,卻無助于孩子去認識自我,也不會激發孩子更努力,孩子會變得害怕嘗試新的領域,因為更可能會帶來失敗。
然而,還沒有嘗試就放棄和逃避其實對孩子來說是更大的失敗,因為這會極大地限制孩子成長過程中能力的拓展。
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可以將努力不足與結果相聯系。孩子如果了解到挫折是因為努力不夠導致,反而會增加他的信心。諸多研究表明塑造孩子的“心理韌性”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現實的失敗去磨礪自己,去體驗真正的挑戰。
作為家長,從小就應該把孩子當成強者來培養,因為強者才具有獨立的思考能力、抗挫折能力和吃苦耐勞、奮發向上的精神。那應該怎樣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怎樣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抗挫折打擊能力的提高有三個基本要素:
第一是認知觀念
不論何事,只有讓孩子明辨是非之后才會有相應的條件反射和處理行為,所以想提高孩子抗挫能力就應該教會孩子如何辨別是非,認清事物的前因后果,然后應該是如何面對和處理。
第二是應對心態
生活在壓力這么大的時代,孩子的壓力綁定是非常大的。因此我們也一直強調要提高孩子抗壓抗挫折能力。我們家長這樣做不是為了讓孩子去經歷困難,而是在告訴孩子遇到困難措置要勇敢面對,不要害怕壓力和挫折。
如何提高孩子抗壓抗挫折能力
1.通過降低期望,分解目標來減輕壓力
結合自己的學習能力制定目標,避免目標制定的太高而無法達成。設定的目標應該具體,可以將一個大目標分解為若干個小目標,細化為每天要完成什么樣的任務。
2.給失敗一個大大的擁抱
沒有人喜歡失敗,特別是孩子。但是,接受并擁抱失敗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對于增強兒童的抗壓能力至關重要。這也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好吧,這次失敗了,出了問題–那下次你會做些什么?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都是后天通過家長的教育和孩子的認知慢慢形成的,當然在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中家長的教育引導占主導作用,因此,我們作為孩子的家長本著對孩子負責的態度,應該了解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1.幫助孩子汲取教訓
每一次失敗,都可以變成一次成長的機會。但前提是善于從過去的失敗中總結經驗和教訓。只要幫助孩子找到失敗的根源,孩子就可以避免下一次再出現同樣的失誤。
當孩子積極地汲取教訓、成功地面對失敗,他就會獲得兩種認識:“我已經知道如何做才能避免下一次的失敗,而且我一定能夠做到。”“無論發生什么,我都能自己處理?!苯洑v了這樣一個心理過程,孩子的韌性就會增強,抗挫折能力自然也會得到提升。
2.多肯定、鼓勵孩子
挫折能力強的孩子遇到困難能夠更加勇敢的面對困難,而這種勇于嘗試、不怕失敗的能力,不是一夜之間就能擁有的,需要長時間不斷的積累才能形成這種優良的品質。那么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有哪些方法呢?
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有哪些方法
1、歸屬感與安全感的建立。這是任何人獲得自信并從容應對人生逆境、重整旗鼓的基石。雖然馬斯洛把它放在需求層次的中間,我覺得它的作用更像是地基。一個有此依傍的人,才有絕地反擊的可能性和信心。
2、引導孩子了解生命中更重要的意義,認識到挫折不是問題,問題的關鍵是看待挫折的態度和方式。讓他有機會在遇到挫折時學會思考,找到方向,從而能夠變壓力為動力。
3、孩子能做的事情一定一定讓孩子自己做,需要加把勁能完成的任務一定一定讓孩子自己完成。培養孩子自主性和成就感。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逆商不是說有就有的。孩子在做的過程會遇到挫折,會有挫敗感。家長要給與積極的鼓勵和引導而不是替代孩子去幫孩子完成。多讓孩子吃苦,培養孩子的毅力。不要不舍得讓孩子吃苦,社會不會憐憫她。
4、家長不要剝奪孩子經歷挫折、應對逆境的機會。我們可以接納孩子的情緒,和他們共情,但是需要明白的是不能去可憐他們,替他們扛起一切膽子。相信孩子,生活有很多可能性,不如意的往往居多,他們有能力自己解決問題。而這種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向前看的心態是他一生都需要的。
小孩在學校從小都會有一些閱讀理解的題,這就是在鍛煉孩子的理解能力。但是,孩子的水平參差不齊,在學校這種大環境下,有些孩子會跟不上節奏,以至于理解能力稍有欠缺,這個時候,家長的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怎么提高孩子理解能力?
1、生活中鍛煉孩子的理解能力
孩子們對他們最開始接觸的事物,都能馬上理解,這些事情是不可能的,畢竟知識的形成就是錯誤的不斷糾正,形成正確的認知的一個過程,所以,家長們要對孩子有一顆平常心,要寬容的對待孩子。給孩子介紹新的知識時,應該盡量以孩子的口吻,向孩子解釋,試著讓孩子理解體會。
2、讓孩子學會多閱讀,多體驗,多思考
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還需要孩子多多的實際體驗,通過大量的實踐過程中獲得大量的知識,通過思考,實踐最終理解。要教會孩子多閱讀,因為在孩子的閱讀過程中就會思考里面的內容,并且,自己產生聯想這個時候,就能鍛煉到孩子的思考能力,從而使理解能力有所提升。
并不是讓孩子多做題就能提高理解能力的,想要提升一方面的能力,一定是有興趣基礎的。所以,面對充滿好奇的孩子,家長就可以利用他的好奇心,去制造問題,讓孩子產生思考,這就是在無形中鍛煉孩子的理解能力。
怎樣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
1、保護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好奇心都很強,喜歡向父母提很多問題。對于孩子的這些問題,父母一定要耐心地傾聽,而且,無論孩子的問題多幼稚,父母都要認真回答。父母平時即使再忙,也不要因為覺得不耐煩喝止孩子的提問,以免傷害孩子的好奇心。因為只有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才能提高孩子對新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2、引導孩子思考
無論成人還是孩子,只有在學習中不斷思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才能對事情進行深刻的理解。在家里,父母要利用各種時機有意識地引導孩子提出一些“為什么”,讓孩子思考、動腦筋,去探索,養成從思考到理解、判斷和推理的良好習慣。
上一篇:為什么孩子做試卷總是粗心大意
下一篇:如何消除孩子的恐懼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