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學生叛逆期是怎樣教育
2023.10.26 08:09
598瀏覽
孩子們進入初中之后,學習、環境、生理、心理都發生了超出我們想象的變化,逆反心理讓家長們有些措施不及,還有些難以接受。由于不愿意與父母溝通自己身心的變化和困惑,孩子們和父母之間出現的情緒抵觸越來越大。那么,初一學生叛逆期是怎樣教育呢?
初一學生叛逆期是怎樣教育?
1、正確對待叛逆的初中孩子。
孩子出現叛逆,不必太擔心,更不要大驚小怪,想想自己的成長之路,也不過如此。我們盡可以一笑置之,只要沒有走歧途,就盡可能避免沖突,對小孩的一些問題,盡可以放手讓他學著處理,不要一下子否決他,不要一下子告訴他怎么做,而是鼓勵他的想法,鼓勵支持他試試看,他會學著成長,慢慢就沒有叛逆了。
2、尊重孩子
中學生開始建立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開始成為一個獨立完整的生命個體。這時候,孩子有自己的基本判斷,但都不成熟,需要多方面引導。
孩子上初一的時候比較叛逆,其實不是從初一這天才開始的,而是從小學階段的兒童期就一直在表現這種行為,只是父母沒有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進入初一年級后正式宣布進入青春期,初一學生叛逆期的孩子怎么去引導?
初一學生叛逆期的孩子怎樣去引導?
第一、家長要與老師的管教方法保持一致。在學校,老師的管理一般比家里嚴格,因為畢竟是第一天,再加上學校有明文規定的規章制度,對第一天的學生來說是一種威懾。而且家長一定要和老師,特別是班主任老師保持順暢的溝通,努力做到管教一致,讓孩子不鉆空子。最重要的一點是,家長要授權老師有獎懲的權力,決不能松懈。
第二、父母應該制定規則而不是批評他們的孩子。有的家長在管教孩子,管理上沒有手段和方法,教育只重空談,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真正有效的是家庭規則的制定和完善。家規是家中的“法”。獎懲以家規為基礎。所以,家長一定要明白,你的每一次管理和教育都要合理,不能太武斷。
第三、父母要清楚孩子在做什么。初一的孩子雖然有叛逆的心理和行為,但只要你說的有道理,你做的懲罰是有依據的,只要堅持原則,從不軟弱,孩子往往會掙扎一段時間,自然而然屈服,也就是常說的輸。因此,父母應以理勸人,以德勸人,而不是在孩子犯錯時,而應努力在孩子平時不犯錯時進行教育和引導。
第四、父母給孩子選擇的權利,有利于孩子的思考。很多家長平時在跟孩子說話時,總是習慣性的下達指令,要求孩子做必須做的事情,很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有時孩子犯錯,總是一味地批評或責罵孩子,這很容易讓孩子不僅不知道錯誤不承認,反而會特別討厭父母不理解自己,不給自己解釋的機會。相反,父母應該給孩子選擇如何做事的權利。給孩子這種選擇會讓他思考和權衡該怎么做。
初一的孩子就進入青春期了,青春期的孩子經歷身體的迅速發育和由此帶來的心理困惑的矛盾,由于腦發育逐漸完善,他們容易情緒崩潰,喜怒無常,他們開始尋求獨立的人格,不喜歡被人控制。
初一學生叛逆期的孩子怎么去引導?
1、想要幫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家長應該積極努力去理解孩子,努力轉變態度,努力學著換個角度看孩子的言行。當家長可以理解孩子了,矛盾自然就少了。
2、孩子渴望得到家長的指點迷津,家長要耐心聽孩子講自己的困惑和迷茫,從成年人的角度給孩子指引方向,讓孩子無助的時候有人可以依靠,痛苦的時候有人可以傾訴。家長和孩子可以成為好朋友的。
3、不要和叛逆期孩子較勁。父母要接納孩子的情緒,允許孩子宣泄自己的情緒,以此來釋放他們內心的負擔,消除他們的抵觸情緒。以退為進,以迂為直,以患為利。父母要調適自己的心態。多一分體貼,少一些指責,多一分呵護,少一些冷漠,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專治。
4、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要保持良好的親子溝通。叛逆期的孩子,其實有與父母溝通的強烈愿望,只是苦于互相之間缺少理解,缺少共鳴,缺少信任。要學會尊重孩子的人格。父母要正視孩子自我意識的增長和對世界認知能力的提高,幫助他們克服自身尚存的幼稚性和認識上的片面性。
很多家長在面對初一學生叛逆不上學的時候,就會指責,批評孩子,所以孩子就有了逆反心理不愛上學,那么初一學生叛逆期不上學怎么辦呢?
初一學生叛逆期不上學怎么辦
1、家長不要期望太高
家長調整自己對初一孩子的合理期望。保持平常心,允許孩子偶爾考試失常。當孩子考試失常時,家長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幫助孩子調整學習狀態,挖掘并分析導致考試失利的主要原因。
2、鼓勵孩子自我激勵
如果孩子能夠經常自我激勵,自我鞭策,他便有可能避免學業上的失敗。首先要幫助孩子樹立自我激勵的目標。其次要讓孩子學會自我暗示,經常對自己說一句激勵的話。
孩子叛逆期是每個家長都必須面對的一個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往往會表現出情緒不穩定、反抗、冷漠等行為,這讓許多家長感到無措和無助。其實,只要家長的教育方式正確,孩子的叛逆期會很快過去的。
怎樣教育好叛逆期孩子?
1、理解孩子的叛逆情緒。
首先要知道孩子的叛逆并不是想要與家長或教師對抗,而是因為身體和心理上的變化,導致孩子對自己和世界產生了不同尋常的感受,而這種感受很難用言語表達。如果家長和教師對孩子的情緒表現過于激烈或者用過多的懲罰來解決問題,很可能會導致孩子更加叛逆。
2、傾聽孩子的聲音。
與孩子對話時,要注重傾聽,理解孩子的感受,共情并積極表達支持和鼓勵的態度。如果孩子覺得自己被傾聽和支持,他們就更容易接受教育和建議,也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減少叛逆情緒的產生。
叛逆是孩子成長的必然趨勢,也是孩子逐漸成熟的過程,家長不需要太過著急,但家長要能夠正確面對這個時期的孩子,如果對孩子的教育太粗暴,會得到不好的結果,孩子有可能會因此變得更加叛逆。
9歲叛逆期孩子應該怎樣教育?
1、家長和孩子缺乏溝通。
孩子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父母則認為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聽話,兩代人的差距越來越大,慢慢地孩子變得反叛起來。
2、想吸引父母的注意。
有些孩子表現出叛逆行為,原因只是因為平時父母對其忽視,他們想通過這種不尋常的行為來引起父母的注意。
13歲的女孩正處于青春期的叛逆期,這個時候她們的情緒波動會很大,其中一個很突出的心理變化,就是自我意識的上升。因此,在這個時候家長應該注意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13歲女孩子叛逆期怎樣教育?
一、尊重孩子的個性和思想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時,她們會產生許多不成熟的想法,而且這些想法和大人的想法不同,家長不能用成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變得更加成熟,應該更加尊重孩子的個性和思想。也就是說,對待孩子,要在人格和思想上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特別是不要打罵孩子,跟孩子說一些臟話,這樣只會激起孩子的叛逆心,從而造成更大的傷害。
二、傾聽孩子的想法
營造傾聽的氛圍,做孩子的顧問。父母要設法讓自己的孩子覺得這樣做是很自然的。訣竅就是在家里時刻營造一種“傾聽的氛圍”,這樣孩子一遇到問題就會找家長交談。做到這一點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多陪伴孩子,多傾聽孩子的心聲,讓他感到被重視,學會做孩子的顧問。
上一篇:初一小孩厭學怎么開導
下一篇:初中成績下滑嚴重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