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鍛煉孩子的膽量和自信
2023.10.17 16:32
409瀏覽
要提升孩子的自信心,首先我們要對每個孩子都要一分為二來看,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因為,孩子特點的形成因素十分復雜,那怎么鍛煉孩子的膽量和自信呢?
怎么鍛煉孩子的膽量和自信
1.積極回應孩子的暗示或要求
如果孩子給出一個暗示或提出一個要求,比如要吃東西或不舒服而哭泣時,父母都能迅速地做出回應,孩子就會感覺到自己的力量和存在。“有人會聽我的,會照顧我,我是有價值的。”
在濃郁的愛中,孩子的自信心就會無形地樹立起來。因此,父母應該積極主動地回應孩子的暗示或要求。
這是樹立孩子自信心和自我價值感的關鍵。但讓孩子學習如何面對挫折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將積極回應當成一味地姑息縱容,那樣培養的不是孩子的自信心,而是自我中心意識。
天下的父母無一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一個充滿自信的心態,因為孩子如果有自信做什么事情都會變得很簡單,就算是失敗了也不怕從頭再來。但是現實是一些孩子很自卑膽小,遇到什么事情都不敢去做,連嘗試都不敢,很多家長擔心的不行又不知道該如何去解決。
怎么鍛煉孩子膽子大自信?
一、尊重信任孩子。
在生活中,一些本該孩子能做的事情,家長擔心孩子小,不讓孩子自己去做,而是由父母包辦代替,長期發展下去,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因此,家長要尊重信任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好事情,放手讓孩子大膽去做事情,通過這些實踐活動,鍛煉孩子的生活能力,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二、減少比較。
不要隨意拿自己的孩子與別家孩子進行比較,每個人從小到大可能最討厭的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吧!每個孩子都有其他的特點和優勢,經常拿孩子的短處與別人長處相比,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容易讓孩子覺得自己事事不如人的感覺。
一般來說,孩子的心智發育還不成熟,正處于語言發展的重要階段,之所以出現表達能力差的現象,是因為家長平時忽略了對孩子的鍛煉。要知道其實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越早越好,所以家長應該重視對孩子表達能力的教育。
怎么鍛煉孩子的表達能力?
1、多與孩子交談
對于孩子來說,父母可以說是他們交流最多的人,家庭交流環境也決定著孩子是否愿意說話。所以父母一定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舒適、公平的交流氛圍,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孩子說話含糊不清或者不會表達的,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學會正確的表達方式,并幫助孩子塑造正確的世界觀。
2、鼓勵孩子大膽開口
讓孩子敢于開口,是鍛煉語言表達能力的第一步,但多數家長,卻經常不經意間打擊孩子的勇氣和信心。有時孩子經常會問東問西,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讓家長煩不勝煩,就會回應孩子“哪有那么多為什么,就是這樣。”此類行為數不勝數,帶來的后果就是讓孩子不敢再積極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正確的做法是,多陪孩子聊天,要耐心聽孩子說,適當的給予引導,幫助孩子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非洲有句諺語:養大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莊。意思是,養育孩子不僅僅是父母的任務,更是整個部落的責任。孩子在整個村的環境下長大,才能更快更好地融入群體中。
但現代家庭越來越小,鄰里之間關系疏遠,鍛煉孩子社交能力的機會少了。但我們仍然可以向傳統的養育方式學習。那怎么鍛煉孩子的社交能力呢?
怎么鍛煉孩子的社交能力
1,盡量不要讓孩子在群體中顯得不一樣
比如給孩子取個很怪很土的名字啦,給孩子穿另類的衣服啦,背不一樣的包啦,理個很特別的發型啦,總之就是讓孩子看上去很怪。這樣會引起其他孩子的嘲笑。別讓孩子成為群體中的負面角色,而是盡可能看起來更正常,更好,更有吸引力。只要孩子不是“與眾不同”,合群是不難的。
2,找到適合孩子成長的環境
意志是一個人面對困難時其選擇的態度和行為狀況。是人在困難面前的一種處置能力。如果孩子意志薄弱,具體要看是在哪個方面,如果是學習上的,那很有可能有太強烈的厭學情緒,如果是做一件事堅持時間不長,那就是真的意志薄弱,那怎么鍛煉孩子的意志力呢?
怎么鍛煉孩子的意志力
1.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我們的孩子意志力薄弱,其實是從一點一滴的小事積累來的,一堂課,一次作業,這就是我們的跬步,十次百次后就是千里之外了。因此我們就要在“跬步”上做文章,認真對待每一堂課,每一次作業,積少成多,就會不斷增強孩子的意志力。
2.凡是孩子能通過自己努力可以完成的事情,請家長學會放手,讓孩子能有自己的思考的能力,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一項事情,是對意志力最好的鍛煉。
3.通過協商為孩子找一項可以長期堅持的事情,以孩子自愿的角度來做,例如寫日記,鍛煉身體,每天畫一幅畫等等。中間如果孩子沒有堅持住,家長要詢問理由,而且要再給孩子機會,鼓勵孩子不要半途而廢。培養意志力不僅僅是培養孩子,同時也是對家長意志力的考驗,我們用實際行動為孩子做好榜樣,而不是每天在孩子面前喋喋不休。
4.多向孩子表達自己贊美的情緒。正常的夸能幫孩子養成成長性的思維,錯誤的夸能讓孩子養成固定性思維。父母平時要多夸孩子,多夸細節,多夸過程,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都要夸。即使孩子做錯了事,里面也有值得夸獎的地方。
孩子們小時候都是比較貪玩兒的,沒什么定性,如果我們不加以干涉的話,久而久之孩子的確不會有毅力,因為堅持這個詞她根本沒什么概念,所以我們作為家長應該從小有意識的鍛煉孩子持之以恒,也要給予孩子堅持下去的動力。那怎么鍛煉孩子毅力?
怎么鍛煉孩子毅力
1.從小養成習慣。在孩子小的時候,無論是玩耍、看“小人書”,還是學習、做事,都要有始有終,養成習慣。如孩子學洗自己衣服,絕對不準借口累或手疼半途而廢……長此下去,就會習慣成自然。“堅持”也不再是難以克服的困難了。
2.讓孩子吃點苦。在物質條件過分優裕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大多缺乏毅力,因此,父母應有意讓孩子吃點苦。日本的家長很注意對他們的孩子進行“吃苦教育”,再富也要苦苦孩子。日本的小學生在無老師帶領的情況下,面對著既無水源又無淡水的可怕自然界,安營扎寨,尋覓野果,撿拾柴草,尋找水源,自己營救自己。物南生活十分富裕的西方國家,也非常重視對孩子的“吃苦”鍛煉,以培養他們的毅力。
3.從自信增毅力。由于自信仍是毅力的“精神基礎”,自卑者往往難有毅力。因此,父母應從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消除自卑感,來培養孩子的毅力。
4.一心一意去做。孩子的興趣容易轉移,如今天喜學跳舞、繪畫,明天又愛學鋼琴、學電腦,到頭來什么都沒有學好。心理學家指出,“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式的學習對培養孩子的毅力往往起負面作用。因此,父母要注意培養和鼓勵孩子一心一意做好某件事。
在我們身邊,不少家長朋友都有反映自己的孩子比較膽小、怕事,而且在這其中,男孩子占的比例比較大,因為膽小,怯場,使孩子失去了許多展現自己、鍛煉自己的機會。那孩子膽小家長該怎么幫孩子鍛煉他的膽量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了一些辦法。
孩子膽子小怎么鍛煉膽量?
1、鼓勵孩子與人交流
父母要鼓勵孩子多與別人交流,特別是與有思想、語言表達熟練的人交流,久而久之會受到對方的感染,良好的口才和淵博的知識是分不開的,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練就好口才的前提,是要培養孩子廣博的知識。
2、要給孩子留有空間
家長首先要知道平時不可以太要強,一些小事情讓孩子自己動手去完成就好,要對孩子有耐心,不要迫不及待的大包大攬,要注重鍛煉孩子的獨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孩子的信心,從而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如果家長太強勢自認為為了孩子好什么事情都幫孩子做,孩子沒有機會自己獨立完成事情、自己去接觸別人,這樣長久下去孩子就會變得膽小。
上一篇:怎么改變孩子的不自信和膽小
下一篇:孩子面對挫折家長如何去引導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