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發與培養孩子的動力
2023.10.23 12:32
374瀏覽
動力是孩子學習的根本,如果孩子沒有了動力,那么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就會變得非常痛苦和煎熬。其實在日常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喜歡打壓、職責,這本就對孩子的動力有著很大的打擊。所以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如何激發與培養孩子的動力!
如何激發與培養孩子的動力
1.給孩子跳一跳才能摘到的蘋果
我以前帶孩子去農村學農,看到孩子在果園里摘蘋果。孩子蹦著跳著從樹上摘下蘋果,有時用水沖沖,有時洗也不洗,擦擦蘋果皮就把蘋果吃掉了。
再看看孩子平時在家里吃水果,都是我們把蘋果皮削好了,把蘋果切成片,擺在果盤里,牙簽插好了,遞到手上,孩子們還一副懶得吃的樣子。這就是我們說的“跳一跳摘到的蘋果”。對孩子學習也是一樣。
家長要把對孩子的期望值設置在合適的水平。既不要大包大攬,直接把“蘋果”送到孩子手上,否則孩子就沒興趣;又要確保這個目標是孩子跳一跳能碰到的,否則就會讓孩子失去信心。
很多家長都在抱怨孩子不夠積極,不夠自覺,其實,孩子缺乏自主性和積極性是很常見的狀況,父母強勢的監管并不能夠從長遠上改善孩子的這一狀況,找到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才是適合的切入點。那么,我們家長該怎么幫助孩子提高積極性和自覺性呢?
如何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1、善用其愛好,助推他的興趣愛好
家長一旦確定了你孩子興趣愛好以后,就要在他所喜愛的玩具上或者項目上,舍得投入;給他買最好的玩具,或者報最好的項目,滿足他的興趣愛好需求。讓他盡情地在興趣愛好中,尋找快樂、尋找樂趣、尋找生命的價值和美好的一切,樂在其中,激發出他生命的活力與能量。
2、多給孩子信心
自信對于孩子的學習很重要。有些孩子在學習當中遇到難題的時候,會出現知難而退的心理。長期下去會導致孩子對學習喪失信心。父母在生活中要多給予孩子正面的評價和鼓勵,做好正確的引導,幫助孩子去克服困難,才能給孩子樹立學習自信心。
懂得管理時間的人,更明白怎么在有限的時間內創造更多的成績,在同樣的24小時內自律的孩子能夠完成學習的同時并做很多自己的事情,而對時間懈怠的孩子在一天內完成學習的任務就已經顯得有些吃力了。所以,作為家長,要盡量激發孩子的自主性。
如何激發孩子的自主性?
1、給孩子時間
不少家長以為孩子還小,不懂得安排自己的活動。但如果成人完全包辦了孩子的時間安排,孩子只是去執行,那么孩子的自主性就永遠培養不出來了。
2、給孩子空間
做家長的,應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和能力,擴大孩子自由 活動的空間,如鼓勵他自己找朋友玩,讓他在這個空間里自己當主人。
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一個內驅力足的孩子,學習是積極主動的;一個內驅力足的孩子,學習效果是事半功倍的。孩子自覺主動地學習,既讓孩子走上了成功之路,又使父母從無止無休對孩子的監督和命令中解脫出來,
如何激發孩子學習內驅力?
①告訴他,學習是自己的事。
從讀小學的第一天開始就要跟孩子說:“從今天起你是一名光榮的小學生了!你得為自己的學習負責,通過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小學生。爸爸媽媽會在一開始幫助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只是幫助你,你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
②良好的家庭氛圍和親子關系,是孩子內驅力的基石。
一個生活在父母相愛,關系氛圍民主家庭中的孩子,心中是有著極大安全感的,這份安全感給他帶去了幸福感。滿足了這種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后,孩子才會自發有一種要好好學習的內驅力。
很多孩子迷茫,是因為他們從小習慣了在父母的安排下長大,沒有自己的思路和規劃。實際上,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就像船只在迷無邊際的海面上航行,如果沒有指南針和羅盤,就一定失去方向,不知所終。
如何激發孩子學習的內驅力?
一、父母引導哈子多閱讀名人傳記或者告訴孩子自己的經歷,讓孩子知道學習知識才是改變命運的終極武器。讓孩子意識到知識的偉大力量,才會對學習更加充滿興趣和動力。
二、幫助孩子一起制定計劃和確定目標,不要好高騖遠,因為過于大的目標,哪怕努力了也無法實現,還會讓孩子身心疲憊,也會導致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懈怠。
三、給予孩子充分的學習自主權。父母需要讓孩子明白一件事,學習不是為了討好父母,不是為了逃避懲罰,而是發自內心的一個行為。父母可以監督孩子的學習進程,但請不要插手孩子在學習上的選擇。
四、將目標拆分成長期、短期目標,從小目標到大目標逐一 的實現,讓孩子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喜悅體驗。這是激發孩子最好的動力,有效的激發起孩子內心的力量。
作為家長都有一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愿,但是也不能為此就不顧孩子的感受。這樣做不但不能更好地激發孩子的學習潛能,反而容易讓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因此,讓孩子學習也要有個度,凡事不能操之過急。
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潛能?
1、逆向思維法
制約和影響人們思維創新的主要原因是人們傳統思維的習慣和模式。在現實生活中,無論人們做什么,總是喜歡按照某種既定的思維習慣進行思維。這樣長此以往下去,就很難有什么新思想和新觀念產生。
逆向思維法是對傳統思維習慣的反其道而行之,有利于打破傳統思維的慣性,改變人們思維的指向,容易產生新思維和新觀念。因些,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可以滲透一下這種思維方法。
2、溝通
很多家長基本都有這樣的困惑,孩子對學習的熱情不高,日常寫作業就是為了應付差事、考得好差也無所謂、遇到難題了也不解決等等,其實這些都是因為孩子的學習動力不足造成的。當孩子缺乏學習動機的時候,也就不會主動去學習,時間長了就會導致孩子的成績下降,甚至是出現厭學情緒。
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
1、錯誤的引導方式會讓孩子厭惡學習。
在網絡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家長在“歇斯底里”地教孩子寫作業,而一旁的孩子則是畏畏縮縮的,一遇到問題就習慣性問家長,生怕自己填寫的答案是錯誤的。這種引導方式不僅會挫敗孩子的自信心,也會讓孩子無法對學習產生動力和興趣。
2、家庭環境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孩子的行為習慣大多是模仿家長而來,因此在孩子面前學習的家長,能為孩子起到示范作用,讓孩子產生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習成為他的一種生活習慣。
上一篇: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與潛能
下一篇:如何激勵孩子努力讀書更有效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