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碎了東西怎么教育
2023.12.30 08:08
341瀏覽
父母不僅是孩子的老師,更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深刻影響著孩子,對孩子的未來產生著極其深遠的影響。孩子打碎東西,家長的做法很重要,家長一定不要打罵孩子,要積極引導,這樣才能讓孩子有所受益。具體家長要怎么教育孩子,都給大家總結在下面這篇文章里了。
孩子打碎了東西怎么教育?
1、要了解孩子的動機
對于三歲以前的孩子他們摔東西可能是對于外界的好奇或者想試探周圍人尤其是爸爸媽媽的反應,對于三歲以后的孩子,孩子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他們摔東西可能是因為發泄不滿,有時候是因為不小心。
2、不要打罵小孩
有的家長在發現孩子摔壞東西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打罵他們,不管什么原因,總之先打一頓再來講道理,但這種做法往往會造成孩子的恐懼心理,在下一次摔壞東西的時候,可能會出于恐懼的心理,不敢承認錯誤,或是把摔壞的物品藏起來不讓父母知道,父母在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沖動打孩子。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三歲前的寶寶已經有了自我意識,一言不合就會發脾氣撒潑哭鬧,有的還動輒摔東西。那么家長到底該怎么辦?
小孩子生氣摔東西怎么教育
1、表達同理心:先理清孩子發脾氣摔東西的可能原因后,如果是因為孩子想睡了、肚子餓了,那當然是趕緊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并且不要因此斥責孩子。如果情況不允許,也可以先跟孩子說明原因,以及表達同理心‘媽媽知道你現在很累/肚子餓,所以才會發脾氣,但是因為…,所以還不能馬上吃飯/睡覺,媽媽會盡快解決…’。
2、父母要保持情緒平和:對正在大發脾氣的兩歲孩子發飆、破口大罵,只會讓情況雪上加霜,且當下孩子也聽不進去任何道理。父母可在孩子情緒緩和后,再用溫和堅定的口吻重復教導摔東西、打人,都是不對的行為,不可以這么做。
3、利用情緒繪本:市面上的兒童繪本,有許多都在探討兒童情緒,媽媽可以選適合的繪本當床邊故事,多說幾次讓孩子留下印象,下次再發生亂發脾氣事件時,可以把繪本主角的名字拿出來說,例如:“你現在變成XXX了嗎?媽媽的小寶貝去哪里了呢?”
4、轉移話題:在孩子發脾氣時,用其他事情轉移他的注意力,例如:“等下洗澡要選哪一個玩具呢?”、“聽說明天天氣好好!我們上次去XXX玩得很開心,你還想去嗎?”、“這個拼圖你昨天自己拼成功了,要不要再來一次?”
面對寶寶發脾氣摔東西,家長最不應該做的就是暴力阻止,還跟著吼罵“不許哭,不許摔東西!”有的家長沒耐心,還會在寶寶屁股上來幾下。這樣“以暴制暴”的做法最不可取。
那么孩子發脾氣摔東西怎么教育
1、表達同理心:先理清孩子發脾氣摔東西的可能原因后,如果是因為孩子想睡了、肚子餓了,那當然是趕緊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并且不要因此斥責孩子。如果情況不允許,也可以先跟孩子說明原因,以及表達同理心‘媽媽知道你現在很累/肚子餓,所以才會發脾氣,但是因為…,所以還不能馬上吃飯/睡覺,媽媽會盡快解決…’。
2、父母要保持情緒平和:對正在大發脾氣的兩歲孩子發飆、破口大罵,只會讓情況雪上加霜,且當下孩子也聽不進去任何道理。父母可在孩子情緒緩和后,再用溫和堅定的口吻重復教導摔東西、打人,都是不對的行為,不可以這么做。
3、利用情緒繪本:市面上的兒童繪本,有許多都在探討兒童情緒,媽媽可以選適合的繪本當床邊故事,多說幾次讓孩子留下印象,下次再發生亂發脾氣事件時,可以把繪本主角的名字拿出來說,例如:“你現在變成XXX了嗎?媽媽的小寶貝去哪里了呢?”
4、轉移話題:在孩子發脾氣時,用其他事情轉移他的注意力,例如:“等下洗澡要選哪一個玩具呢?”、“聽說明天天氣好好!我們上次去XXX玩得很開心,你還想去嗎?”、“這個拼圖你昨天自己拼成功了,要不要再來一次?”
所有人小時候應該都會向父母莫名其妙的發一些火,因為小時候是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的,有時候在自己不順心的時候,難免會憤怒,大發脾氣及或者叛逆的情況。家長們快來看看這幾句話吧,家長可以嘗試著在孩子生氣的時候講給孩子聽。
孩子發脾氣扔東西怎么教育?
一、不悅和憤怒都是正常的
在孩子情緒差的時候,家長可以去試著理解孩子的心情。但是也要告訴孩子不好的情緒不代表是個壞孩子,你可以有自己的小情緒,但是你也要去學著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二、教給孩子發泄情緒的方法
事實上,大多數人在真的生氣的時候都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更不用說孩子了,所以最好教給他們一些發泄情緒的方法,同時又不干預。 傷害別人的方法,例如:你可以找一個沒有別人的地方,大聲喊幾聲,這樣你就可以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孩子偷東西,家長要慢慢開導孩子,說明拿別人東西危害,監督孩子一舉一動,循序漸進指導孩子,家長要開動腦筋,盡快幫助孩子樹立“所有權”的觀念,也就是讓他們懂得尊重他人的所有權。
孩子偷偷拿了別人的東西怎么教育?
1、如果孩子確實偷拿,要鼓勵他勇于承認
如果確認孩子的確是偷了別人的東西,父母需耐心引導他承認其行為,并告知這種行為帶來的后果。要積極引導孩子勇于承認錯誤、接受批評,告訴他偷東西已經不對了,如果還不誠實的話就更不對了。
2、鼓勵孩子說出真相
當家長發現,這件東西并不屬于自己家孩子的時候,就應該有了某種意義上,對這件事情的認知,但是不要發怒,也不要生氣,首先鼓勵孩子,把事情的經過和真相,說出來。這樣做呢,其實是避免因為給孩子太大的心理壓力,從而讓孩子出現撒謊行為,當孩子說出來問題之后,我們才可以根據問題,尋找解決辦法,對癥下藥。
孩子偷了別人的東西怎么教育?
1、告訴孩子別人的東西不能侵占
在日常生活當中,父母要告訴孩子,別人的東西必須經過主人的同意才可以玩,才可以拿。如果沒有經過別人的同意就“偷拿”是不對的行為。并且,父母也可以有意識地培養他一些待人接物的方式。
2、跟孩子講道理
我們要讓孩子明白,別人的東西跟自己的東西是有區別的,并不能把別人的東西隨意拿去和玩耍。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用一些小故事來舉例,能夠讓孩子很快就懂得這些道理。
3、要鼓勵他勇于承認
孩子偷拿別人東西怎么教育?
1、轉化教育
當孩子有偷竊行為的時候,我們要有耐心的教育孩子不要繼續偷竊,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能一股腦兒的對孩子罵個不停,我們要讓孩子知道偷竊的危害,偷竊是一種不好的行為,讓孩子糾正,我們可以定期檢查孩子,也可以多多鼓勵孩子。
2、一如既往地信任孩子
“偷竊”事件不能表明孩子品質不好或行為不端,小朋友們在成長過程中會滿足家人對他們的期望。如果家長把孩子看成喜歡小偷小摸、行為不端或經常撒謊的人,孩子極有可能如其所愿,變成家長所形容的這種人。
3、讓孩子換位思考認識到自己行為哪里出錯了
上一篇:如何培養孩子觀察力
下一篇:孩子愛說臟話怎么教育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