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青春叛逆期家長怎么引導
2023.10.21 08:35
502瀏覽
叛逆期孩子的行為方式和父母處理問題的方式不一致,這時候就會引發家庭的矛盾和沖突,嚴重起來還會影響孩子的安全感和家庭的和諧,我們發現孩子的行為方式跟家里發生沖突的時候,首先要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和行為方式的原因和理由。根據孩子的需求,進行問題的解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沖突。那么,孩子的青春叛逆期家長怎么引導呢?
孩子的青春叛逆期家長怎么引導:
一,要肯定叛逆是孩子成長的表現:當家長遇到孩子叛逆、不聽話、不配合、不溝通時,一定不要認為孩子叛逆是對自己威嚴的挑戰,而要承認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認知能力提高、自我同一性發展的結果,是他們成長的表現,是一件好事情,至少是好的開始。家長不要盲目否定孩子的不守規矩,對孩子勇于自我探索的表現要加以肯定。得到父母的認可之后,孩子可能就不會那么叛逆了,起碼程度不會更深。
二,以叛逆為契機,調整教養角色和教養方式:叛逆意味著孩子長大了,家長需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養角色,應該從起主導作用的教育者轉變成陪伴孩子成長的陪伴者。陪伴,就意味著以孩子為主,父母處于非主導地位;就意味著一種無言的支持和認同,意味著一種平等的朋友關系。 成長過程中家長更多的不是教孩子,而是陪伴和引導。
三 、孩子處在叛逆期我們家長應該多去認可孩子,聆聽孩子的心聲,給他們自由,站在孩子角度去考慮問題,和孩子達成有效的溝通,幫助孩子一起度過這個關鍵時期,給予孩子關心 。
四、尊重是相互的,尤其是家長對孩子的尊重更值得提倡。這里的尊重主要體現在尊重孩子語言、想法和行為,但尊重并不意味著絕對的認同,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發現產生這種現象的深層次原因。
青少年就像生長在懸崖邊的花朵,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充滿著未知的風險。
孩子叛逆期家長怎么引導教育?
能否平安度過“危險期”,取決于家長能否聽懂孩子的七聲。
第一聲,請不要在我朋友面前批評我,因為比起你的評價,我更在乎他們的意見。
青少年心理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孩子自尊的來源逐漸從父母和老師的肯定轉向同伴的肯定。可以說,青少年的成長依賴于同齡人的評價。只有依靠身邊的人,他才能知道“他是誰”。一個躁動、敏感、自尊的孩子,一旦在同齡人面前失去了“面子”,就有可能做出傷害自己或他人的極端行為。還記得去年,一個14歲的男孩在學校走廊里被他母親當眾扇了一巴掌后跳樓自殺嗎?沒有人知道他經歷了什么樣的事情,就在他從欄桿上跳下來之前的兩分鐘里。這則新聞下面的一條評論表達了所有孩子的愿望:這位母親是否想過,當一個孩子被你隨意毆打、責罵時,他有他的朋友、他的同學,也許還有他暗戀了很久的女孩?你摧毀了一個孩子的自尊,就這樣被你摧毀了。”保持孩子的自尊是每個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都應該學習的最重要的一課。
第二聲,請不要用命令的口吻跟我說話,因為我更在乎你的態度而不是你說了什么。
家長怎么引導孩子青春期叛逆?
1、多傾聽孩子的想法和聲音
孩子也是需要被尊重的,如果孩子在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時,作為家長的你從來不傾聽和從來不讓孩子說出來。那么孩子心里一定會有種自己沒有被重視的感覺,從而很容易變成一個家長永遠猜不透的叛逆孩子。只有多溝通多交流才能幫孩子度過叛逆期。
2、接納孩子的變化
從心理上接納孩子已經獨立,離你越來越遠的事實。孩子到了一定年紀以后,有了自己的交際圈,自己的話題,對大人的話題,大人的聚會都不再感興趣。這個時候的孩子就像手里的沙子,握的太牢跑的越快。我們要做的是接納孩子這樣的變化,從而也接納孩子自己獨立的社交圈。
3、學會尊重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盡管自我意識發展了,但是自我控制能力還很差,常會無意識地違反紀律。他們喜歡與人爭論,但是常常論據不足;他們喜歡懷疑,卻又缺乏科學依據;他們喜歡批評別人,卻又容易片面……
孩子叛逆期家長怎么引導?
1、多與孩子溝通
父母要正確的和孩子溝通,這個時期的孩子大都不愿意和父母溝通交流,認為父母很羅嗦,總是管閑事,作為父母雖然你的心意是好的,但是你可能會方法不對,讓你的孩子不能夠接受,所以說不知道叛逆孩子怎么辦的,建議家長要先了解孩子的心理,然后在對癥下藥,必要的時候你還可以找你孩子的朋友了解情況,以便可以更好的和孩子交流。
2、換位思考
其實每一位家長和老師也是從青春期長大的,也有過叛逆期,在面對孩子的逆反心理的時候,要多換位思考,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想想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做,找出問題的原因,才能減少孩子的逆反心理。
處于叛逆期的孩子會擁有很強烈的主觀意識,一般不愿意和父母交流,有時候還會做一些比較偏激的事情,父母要是處理不好的話,很容易會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不良的影響。
叛逆期的孩子家長怎么引導?
1、接納孩子的變化
叛逆期的孩子,心理上最大的變化就是獨立性變的很強,有了自己的私密想法,不愿意再把所有的想法分享給家長。同樣他們也有了自己的圈子,自己的話題,對家長的圈子及話題,不再感興趣。
2、換位思考
家長也是從青春叛逆期走過來的,只是沒有現在的孩子表現得明顯,所以面對孩子令人不解的行為,不妨換位思考,想想孩子為什么會這樣。有了共鳴后就會理解孩子,能找出問題的癥結。
孩子青春期叛逆厭學家長怎么引導?
1、讓孩子學會負責任
責任對于一個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學會了負責,也就表明這個人已經長大了。要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買單,又讓他們為自己的行為做出相應的責任這不僅是學習方面,也是生活方面,更是人生道路上重要的一個環節。一個人如果連責任心都沒有,他很難做成大事,平時生活中就很難做一個負責任的人。孩子厭學,輟學,叛逆,這些都是可以通過父母的調節進行改正的,父母要反省自己的行為,更要幫助孩子養成正確的思想和習慣。
2、以平等的的姿態和孩子做朋友
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有了獨立自主的意識,家長不能再以長輩的姿態和孩子相處和交流,要學會和孩子做朋友,學會從第三方的角度觀察孩子叛逆的問題,當在家庭事務等方面做決定時,家長要積極去詢問孩子的意見看法,不要讓孩子成為最后一個知道的人,這樣孩子才能知道家長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一個可以積極傾聽他意見和能幫他解決問題的朋友,也能理解孩子處于叛逆期的苦惱。
3、要正確看待叛逆期
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很多階段。孩子會經歷叛逆期,孩子處于叛逆的時候家長們很頭疼。想和孩子好好溝通,但孩子怎么聽都聽不進去,有的時候還會有動手的沖動,但是又舍不得打罵孩子。
叛逆期家長應該怎么引導孩子?
1、聆聽孩子的想法
父母認為孩子是無理取鬧,而在孩子看來自己是有理的,這就是父母與孩子缺乏溝通。就像新學期孩子想要換一個新書包,但是你卻因為之前的書包沒壞為由拒絕了孩子的要求,但是這個書包已經背了兩三年了,孩子的心情難免失落。心情失落,孩子情緒上自然會出現波動,逆反情緒就很容易出現了。不是要求父母對孩子有求必應,,但孩子提出要求后,父母要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然后再決定給不給孩子買,這才會減少孩子逆反情緒的產生。
2、 了解原因,身體力行
我們應該主動了解孩子為何叛逆,什么事情造成的。在了解之后,很多家長做的工作就會通篇大道理。例如有的孩子不想上學了,爸媽急得不行,又是勸又是打,但最后一點用都沒有。不如家長身體力行,讓孩子去感受他的做法是錯誤的。不想上學,那就讓他干幾天體力活,讓他知道工作是多么辛苦。
上一篇:孩子的逆反心理怎么解決
下一篇:孩子都高中了成績越來越差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