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的表現是什么樣子
董成鑫520
2023.10.31 21:42
547瀏覽
1回答
手忙腳亂的姊妹麻麻
孩子厭學往往是父母害怕的一個表現,厭學情緒會扼殺或阻礙孩子對學習的熱情與欲望,厭學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與發展,都會造成嚴重的傷害。那么孩子厭學都有哪些表現出來。
孩子厭學的表現是什么樣子?
一、自我的貶低。
覺得的低人一等,極端自卑,感到自己在各個方面都不如別人。自我懷疑、自我否定,自認為自己的能力和智力跟不上別人,覺得自己根本不是學習的料。
二、消極對待學習。
一說到上課、寫作業等話題,他就會感覺到很大的壓力和不愉快。甚至談到學習就頭痛,見到老師就想避開,看到作業就心煩,聽到考試就害怕。
三、失敗合理化。
把自己學習上的失敗變為合理化。當這些孩子達不到所規定的標準時,就否定或指責這個標準不合理,盡量找些看似合理的借口,使目前的失敗趨于合理化,這樣的自慰可以使孩子減少自我形象與受挫感的反差,避免激烈的內心沖突。
孩子厭學的時候應該怎么做?
一、要淡定,相信孩子。
首先,要淡定,最重要的是要相信孩子,相信你的孩子不會甘心讓自己的未來變得一塌糊涂。沒有這份信任,一切都無從談起。
二、不當裁判。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問題,便迫不及待地當起了裁判,這是很危險的。孩子的內心世界豐富多彩,父母要積極地影響與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內心世界便無從談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訣是呵護其自尊,維護其權利,成為其信賴和尊敬的朋友。即父母對待孩子,要像“律師”對待自己的當事人一樣,了解其內心需求,并始終以維護其合法權利為惟一宗旨。
三、通過習慣培養鑄造品格。
教育猶如海上行船,必須按正確的航線行駛,否則,船越大越有觸礁沉沒的危險。人的品質,決定了人的發展方向。但人格的培養問題通常很難落實到具體操作上來。習慣與人格相輔相成,習慣影響人格,人格更會影響習慣。正派、誠實、責任心、愛心、合作精神、講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過習慣培養來鑄造。
四、激發孩子的求知欲和學習潛能。
興趣(好奇心)、夢想、成就感、質疑、感恩、發奮、發憤等都是疏通和啟發孩子求知欲的通道。而對于孩子來說,所謂競爭優勢就是潛能得到有效的開發而已。心情、開竅、暗示、遐想、激勵、計劃是激發孩子學習潛能的六大原則。可以通過這些幫助孩子重新愛上學習。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