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孩子拖拉磨蹭的方法
愛寶寶hhh
2023.10.25 16:01
479瀏覽
1回答
言言媽媽
俗話說,拖拉不是病,拖起來真要命!小至3歲,上至80歲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拖拉。而在3-12歲這個階段是調整改善拖拉的最佳時期,許多孩子如果這個階段沒有培養好良好的習慣,將來拖拉就會轉變成“拖延癥”,就有可能會陪伴孩子終身。
解決孩子拖拉磨蹭的方法?
第一,正面引導。
平常當孩子磨蹭的時候,家長都會對孩子大吼大叫,長時間以來會讓孩子認為在家長眼里,我就是個拖拉、磨蹭的孩子。導致孩子積極性可能受到打擊,行為會更加磨蹭。所以,家長與其催促,不如用正面來引導孩子,正面鼓勵會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情緒體驗和明確的目標,孩子才會更好的做好每件事。
第二,尊重孩子成長規律。
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節奏,不要以大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給予孩子一定的自由時間,允許孩子比你慢一些,但不要因為心急指責孩子。
因為這時候孩子可能已經拼盡全力,只不過還是達不到父母的要求。因此,家長別太苛求你最愛的孩子,要給他們成長的時間。
第三,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磨蹭拖拉,是因為容易走神,容易分心,總是三心二意,該好好寫作業的時候,就想著玩,要么就是上廁所,總之不肯一次性完成某事,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細心引導孩子,延長孩子專注做一件事的時間,可以以身教的方式去引導孩子。
第四,幫孩子樹立起時間觀念。
時間觀念不強的孩子,都有一個毛病,就是做事拖拉,比如,該吃飯了,還在玩游戲。該睡覺了,作業還沒做完,無論父母怎么催促,總是一拖再拖。
針對這種情況,父母就得向孩子立好規矩,什么時候該玩游戲,什么時候該做作業,如果有違反,那么下一次玩游戲的時間就得減少,甚至到沒有。
第五,為孩子制定科學、合理的作息時間表。
家長應根據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點,為孩子制定科學、合理的作息時間表,并幫助孩子按時間表上的內容有條不紊地完成,內容,讓孩子在玩中學會合理分配時間,使孩子養成規律作息的習慣。在與孩子做游戲時,不妨增加按規定時間完成任務的游戲,這有利于養成孩子在規定時間內,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的好習慣。
第六,讓磨蹭付出代價。
讓孩子自己去品嘗磨蹭的自然后果,不失為一個改掉孩子磨蹭毛病的好方法。比方說孩子早晨起床后磨磨蹭蹭的,家長提醒之后,不妨任由孩子而去,其實我們恰恰就是要讓孩子親身體驗上學遲到的后果;孩子如果真的遲到了,老師肯定會詢問他遲到的原因,孩子挨了批評后,就會認識到磨蹭給自己帶來的害處,幾次以后孩子自然就會加快速度。
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有哪些?
一、從小到大,孩子從沒有機會管理自己的時間。很多父母總是喜歡大包大攬,甚至代替孩子管理本該屬于孩子自己的時間,久而久之,逐漸就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不催就不動”的孩子。如果孩子的時間長期由家長來管理,本人從來沒有體驗過自己的時間自己支配的經歷,那么只要離開了父母的催促和監督,孩子可能就很難自覺按時行動。
二、孩子沒有任何機會去學習和鍛煉如何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如何自己制定一項計劃,因而也就不能把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按照時間安排得井井有條。如果不懂得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那么做任何事情的隨意性就很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三、孩子從小就對時間沒有感覺,父母也沒有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機會教孩子認識鐘表,當然也更沒有把孩子的時間跟他的生活和學習聯系起來。孩子喜歡拖拉磨蹭的一個重要原因,可能就是缺少對時間的感知。
四、父母從小沒有重視培養孩子主動遵守時間約定的良好習慣。如果從小缺少規則意識的培養,就會導致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缺失,更無法學會主動遵守時間約定。
五、少數孩子天生就喜歡追求完美,甚至非要把一件事做到盡善盡美之后,才開始做下一件事,這樣就會浪費很多不必要的時間,耽誤很多重要的事情。
六、家里的大人就喜歡做事磨蹭、拖沓懶散,那么孩子從小就會耳濡目染,所以喜歡拖拉磨蹭,從而逐漸養成做事拖拉的不良習慣。
七、喜歡拖拉或磨蹭的孩子,他們大多數時候其實是不受任何時間限制的,什么時候做什么事情、多長時間內完成這件事情,完全沒有時間的約束。在始終認為自己擁有大量時間的情況下,孩子當然就不容易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去完成一件具有緊迫性的任務。
上一篇:高二兒子沉迷于手機怎么辦
下一篇:考試不理想家長意見怎么寫
Copyright ? 2017-2025 高中學習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